“司徒此言大謬!”
荀攸出班,拜弋進言,
“戎狄乃外邦,未見明儒開化,示以終章不明中義,戎狄好戰嗜血,今犯我北疆,攻城破民,兵鋒直指洛陽,泱泱大漢,倘不能一戰而定之,居於異心者,何不以杯弓見蛇影?
張角乃偏隅之術士,無將門世族相持,但亦無妨,糾亡命不理之徒,雖以十數之眾,未能攻堅克險,糧草首當不濟,江南四州以道持為言,豈能不明舉乎,黃巾可起不可立。
故臣以為遣將調兵即刻攻破戎狄,不可令江南州郡自兵,不然,其乘皇命而自舉,將遍地戎煙,應遣能將相製,待北境付定,席兵南下即可。”
獻帝認真聽取了兩人的意見,認真思考後,道,
“輕徭薄賦雖易,然積弊曆久,何人能堪此大任?政令不穩,不能數以錢糧,亦未能一戰而定,故朕欲設丞相,分兵平亂,眾愛卿可有良薦?”
群臣陷入了沉思,誰呢?
“朕以為征南將軍陳欣葦最為合適。”
群臣瞬間炸開了鍋,征南將軍是?
“陛下!此舉要慎重……”
“本王覺得皇上說的對!”
話還沒說完,一道聲音從殿外傳來。
漢王身著朝服進殿,拜道,
“漢王劉佳其拜見皇上!”
“皇叔免禮!”
漢王起來後,說道,
“皇上,漢王軍需要拱衛長安,朝廷對地方軍隊掌控薄弱,地方勢力盤根錯節,根深蒂固,隻有派遣征南將軍陳欣葦率領他的雲漓軍才能平亂,至於丞相,我認為他最合適不過。”
漢王都這麼說了,朝堂之上不再有人反對。
“有勞皇叔前去宣詔。”
“遵旨!”
……
陳欣葦率領七萬雲漓軍,以及陳漓,陳汐,若穎,雪潁四人行軍至劍門關。
“欣葦,長安閣劉依發來消息,漢王在等你。”
“知道了,加速行軍。”
……
雲漓軍駐紮在了長安城外,陳汐坐鎮星明軍,雪潁坐鎮汐弦軍,若穎坐鎮漓瀅軍,陳漓隨陳欣葦入城。
長安,長安閣。
陳欣葦見到了漢王,漢王當即半跪在地,道,
“劉佳其見過閣主!”
“起來吧,說吧,什麼事?”
劉佳其起來將懷中的詔書遞給了陳欣葦,道,
“皇上封你為丞相,征北大將軍,征南大將軍,讓你翎雲漓軍前去退敵平亂。”
陳欣葦接過了詔書,隨後說道,
“其實,你不必對我這麼這樣的。”
漢王沉默良久,隻是緩緩說道,
“漢王軍是我的驕傲,直到遇見閣主,拿出龍膽以及鳳髓,攻破長安,末將心中敬仰不已,也是徹底拜服。”
陳欣葦沒有說什麼,隨後道,
“以後,你就是皇上的親信,負責保護好皇上以及拱衛朝廷,其他諸侯以及大小事務我會處理好的。”
“末將遵命!”
漢王離開後,陳欣葦隨即身著雲漓甲進宮麵聖。
“陳欣葦參見皇上!”
“陳愛卿免禮,快快請起!”
“若不是愛卿救朕於水火之中,朕何能攝政於天下,漢王也曾多次進言,愛卿文武殊絕,明德星品,天下無二,朕希望愛卿為棟梁挽社稷之將傾,救萬民於水火,如何?”
“臣戰戰兢兢,承蒙皇恩浩蕩,安敢不盡肱骨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