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顧時晚(1 / 1)

南慶十年春,南禹京都顧氏一族夫人產子,其夫顧昀收到一封來自宮中密信,心中唯有四字:姝色無雙。顧昀看了看手裏的密信,又看了看屋裏通明的火光,眉頭緊皺。許久,他才歪頭向身邊的管家耳語了一番。

“老爺,夫人生了,生了!”

……

顧昀看向繈褓中熟睡的兩個小團子,眉頭不展,又看向床榻上的妻子。李氏見他眉頭緊皺,問他。他隻好將那密信給李氏看了,李氏差點昏過去。

那一晚,李氏幾近昏死,顧府更是無半點喜悅之氣,直至後半夜天快亮時,管家才吩咐了下人掛了紅綢出來,次日一大早更是在府門口撒了用紅綢包著的的碎銀,百姓們都跑去恭喜顧大人喜得千金。

至此,京城無人不知,當朝國公夫人生下一女,取名顧時寧。無人知曉,其實顧府還有一個女兒,名為顧時晚。

“夫人,聖上已然忌憚,這四個字,便是孩兒們的催命符啊!”

“那可是你的女兒,你忍心將她送出去?她才剛出生啊!”

“夫人放心,為夫安排人將她送到蒼州老家去,另外再安排另一隊人馬前往懷秦,定保孩子無恙。”

李氏再不情願也沒辦法,聖上猜忌,顧家勢大,若聖上真有了“姝色無雙”之意,隻怕是顧氏滿門都……

當夜,顧家幼女顧時晚被送去蒼州,一去便是十五年。

——

嘉慶二十三年,顧時晚十三歲,得父親來信,顧父信上明言:

吾兒,見字如晤。今朝局動蕩,奸人當道,陛下受惑心起猜忌。身為顧氏族人,吾兒當心正念明!然,為父隻希望吾兒能安度餘生,不理紛爭,為父知你一切皆安,便已心滿意足。

嘉慶二十五年春,大皇子南宮鈺暴斃於行宮,帝後悲痛萬分。同年秋,蒼州州吏許知瑾報上奏折,稱尋到小公主的下落,帝後大喜,特下旨,命許知瑾護送公主回京。

“你當真要這麼做麼?”

“不進宮去,怎麼阻止他對我顧家動手,再者,我總要去見我阿娘和阿姐一麵,我見過了父親和長兄,可還未見過他們呢。”

許知瑾是父親為她培養的人,她早就知道。

顧時晚摸了摸手裏的半幅麵具,笑道:“再說了,難道你不想進京去看看麼?”

許知瑾看了看秋千上的女子,生的好看,麵似暖玉,唇若流霞,可偏偏那雙眼睛,卻不似顧夫人那般溫柔,也不似國公爺那般剛毅,是那種忽明忽暗的,似有暗潮湧動的,多看兩眼就能把人吸進去的感覺。許知瑾想,大概是二姑娘學的不是琴棋書畫而是學了武藝和三十六計的緣故?

許知瑾還知道,當今陛下確實是有一個小女兒的,多年前他微服出宮,在桐城遇上了一個女子,他許諾會將女子帶回家去,後來那女子知道他便是當今聖上,便覺他騙了自己,傷心離去,連帶著腹中的孩子,陛下派人跟著,可那些人無能至極,連個懷了身孕的女子都跟不住……算起來如今那小公主也有十六了吧?可惜被顧時晚一劍殺了,還是許知瑾查出了她的下落呢。或許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如今得知有了小公主的消息,陛下連真假都顧不得了。

“你下去準備吧,阿爹阿娘那頭暫時別告訴他們,回到了京城再去見他們也不遲。”

“是,二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