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王府家西廂房裏哭聲連連,一位大約18歲的公子哥在床上咬著牙大聲喊到:“醜鬼,我姚天瑞不會放過你的,哎呦”。“我的三公子怎麼了這是”白發蒼蒼的老管家張著雙手,輕輕歎息道。“姚福,快去給我二哥說,就說我被打了,讓他給我派五千虎賁軍,我要掃平左虎山,活捉竇豹,把他五馬分屍,千刀萬剮,哎呦我的屁股啊”。“這這這,三公子啊,我看還是別讓二公子知道了,我怕萬一他…”。“哼,他要是不管我,我就自己殺上左虎山,親自手刃竇氏三兄弟,我就不信我親哥他會不管我”。姚福無奈,隻好歎息一聲,去主殿找西晉王二公子,也就是晉國大元帥姚天嘯。
西晉王府主殿熱鬧非凡,姚天嘯立於沙盤之北,眉頭緊鎖,臉色鐵青,威風凜凜。姚天嘯現年三十,丈九身材,身姿挺拔如鬆,左掛青龍劍,身披棗紅色披風,身著藏青色盔甲,威風凜凜。沙盤兩側有十人似乎正在爭論什麼,姚天嘯左側這位身著黑色戰袍,年紀約五十歲的長者叫朱立,是晉國二位次帥之一,姚天嘯右側這位身著紅色戰袍的,看起來有四十歲出頭的這位叫潘英,正是晉國另一位次帥。這二位正是姚天嘯的左膀右臂,早年間跟隨晉國國侯姚山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為晉國打下了萬裏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自從姚山退居二線後,此二人便輔佐二公子姚天嘯開疆擴土,為晉國奠定了當今五雄爭霸的局麵。立於朱立和潘英旁邊各有四位身著黑色戰袍和紅色戰袍猛將。這八人正是晉國十二狼之八,分別是黑袍將嶺北指揮使韓猛、大同指揮使郭懷、邳州指揮使尚布、白江指揮使楊義,紅袍將嶺南指揮使紀封、行山指揮使王鐸、羊泉指揮使聶遠、銅川指揮使沈石,此八人位居指揮使,手中掌管兵馬各五萬,嶺北指揮使韓猛號稱晉國第二猛將,衝鋒陷陣永遠一馬當先,善使一把開山大斧,曾力劈猛虎,年輕時脾氣暴躁性如烈火,後跟隨朱立學習兵法,現在是有勇有謀,自從當上指揮使後就很少衝鋒陷陣了,但其武力值依然是鮮有人及,在整個中原五國也是可以放進前十五名的,韓猛常年駐守晉國北部的嶺北,擁有騎兵一萬,守城兵一萬,步兵三萬,主要是作為二線配合大同、邳州、白江抵禦天厥國。大同指揮使郭懷武力值很低,幾乎為零,配一把不知名的寶劍幾乎也沒用過,但郭懷有著很強的統兵能力,是最有希望繼承朱立次帥的人選,但郭懷行事低調,性格內斂,不願過早就位居高處,但現在是指揮使,已經是很高的位置。大同位於晉國北部的最東側與天厥國和趙國接壤,郭懷統兵五萬,兩萬守城兵,一萬騎兵,一萬五步兵,另有火槍兵五千。邳州指揮使尚布常年鎮守邳州,位於晉國北部中間位置,經常和北方遊牧民族打仗,特別是近年來和東厥王部落的衝突,東厥王擁有騎兵十萬,步兵二十萬。特別是重騎兵二萬,在天厥國更是一方諸侯,近年來仗著兵強馬壯,經常在晉國北部邊境惹起事端。尚布在此統騎兵三萬,守城兵一萬,步兵一萬,其中鐵騎兵五千,這也是尚布的精銳。白江指揮使楊義年輕氣盛,武藝高強可以位居中原五國前五十,另外其武藝一直在進步,逐年增強,在不久的將來甚至可以衝進五國前二十。白江位於晉國北部西側,這裏崇山峻嶺,易守難攻,楊義統步兵五萬,特別是藤甲兵三萬,在山林裏所向披靡,另有守城兵一萬,特種兵一萬,特種兵分為七千綠棕師和三千烏營,專搞刺殺暗殺的任務。白江是晉國的精銳,由此可以看出,姚天嘯對楊義的看重。嶺南指揮使紀封年近五十,是十二狼裏年紀最大的,性格沉穩,打仗偏保守。帶領嶺南軍鎮守嶺南,和嶺北軍一樣主要是作為二線配合行山、羊泉、銅川三軍,守城軍一萬,騎兵一萬,步兵三萬。紀封有個兒子名叫紀千成,二十三歲,武力值很高,現在是姚天嘯的侍衛頭領之一。行山指揮使王鐸武藝高強,是四位紅袍將中武藝最好的,駐守晉國最南部最東側的行山,和趙國、鄭國、楚國接壤。經過近五十年的征戰,現在中原五國基本平息了戰爭,形成了互相製衡的穩定局麵,現在少有戰爭。王鐸統兵五萬,其中守城兵兩萬,步兵兩萬,重裝兵一萬。羊泉指揮使聶遠才智過人,年齡不到二十,是十二狼裏年齡最小的,也是姚老三的結義三哥。羊泉位於晉國南部中間的位置與楚國接壤,與楚國摩擦不斷但沒有大的衝突,羊泉軍共五萬,守城兵兩萬,步兵兩萬,特種兵一萬,特種兵分為寬刀隊八千和窄刀隊兩千,雖然羊泉軍規模和別的一樣,但寬窄兩隊可是精銳中的精銳,也由此可以看出因為姚老三的原因,對聶遠的偏愛。銅川指揮使沈石是一位文人,從不攜帶武器,酷愛做生意,木材、礦石、馬匹甚至盜墓,他都津津樂道,但是所得財物全部上交給姚天嘯,是姚天嘯的財神爺,主要是因為銅川在原始森林中,沒有戰略價值,又易守難攻,因此這裏戰爭很少,也是晉國最後的戰略縱深。可見姚天嘯對沈石的信任。銅川軍共五萬,一萬守城軍,四萬步兵,所謂步兵就是全是做生意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