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的清晨是容易起霧的,那些籠罩在群山的雲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帷帽;而纏繞在半山的雲霧,又像是係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
這是木靈大陸的木靈山脈,主峰高聳破天目不可見,南北縱橫無邊無際,這是一片山的海洋。
若你能懸停高空就能發現,孤峰突起 、聳壑淩霄、奇山秀水而又清逸蔥鬱。
這是一方世外桃源、人間仙境。
在木靈山脈邊緣地帶的山腳下,有一片地勢平坦的峽穀地帶,依山傍水四季如春。
不知從何時起,便有人就長居於此,取名忘憂穀。
穀中美景渾然天成,遠處瀑布如一匹白布從雲中一落萬丈,墜入河中又神奇的清澈見底。
源頭不可尋,深入山脈腹地,傳聞山林中心有九境化形靈獸。
此河就名忘憂河,蜿蜒奔流至村口時穿過石橋,橋頭一棵萬年古樹遮天蔽日。
古樹旁草坪鬱鬱蔥蔥,是村民乘涼閑聚的好去處,樹下的青石凳被磨出厚厚一層包漿,幽幽發亮,無言的傾聽著村民的家長裏短。
誰家男人上山采到珍稀靈藥、誰家的馴獸咬了誰家的娃、誰家的娃又糟蹋了誰家的靈藥園、誰家的女人洗澡又忘關了窗、誰家的崽兒又是個修煉天才……
草坪不遠處的學堂是山穀裏最宏偉的建築了,全是鑿刻工整的白玉石堆壘成。
山中無歲月,可這曆經滄桑的山石學堂分明在詮釋著什麼。
或是悠久、或是神秘、或是它隻是在沉睡。
山裏最不缺的就是各種奇石和挺拔大樹,村民們就地取材,也樂得用各種古樹建造出特色木屋。
畢竟都不是工匠出身,村民們的木屋造型一言難盡。
有建的像植物的,比如蘑菇。有建的像動物的,比如蛇。
當然若是有本事把木屋建的像蜈蚣一樣,那一定是專業人士了。
再八卦的村婦,也出奇的自覺,從不攀比自家木屋的高低好壞。
村子不算大,但也不小,以山石學堂為中心,散落四周。
稀稀拉拉倒也開門可見,鄰裏和睦從不當麵嚼舌頭。
因為這裏沒有修煉界的險惡爭鬥,所以這裏沒有製度,也不需要管理者。
德高望重的村長算是穀主吧,雖然他極力否認,說是穀主很多年前離開了,但是誰也沒見過。
不管是村裏土生土長的,還是外麵進入的,口口相傳的一致共識,都認為村長為忘憂穀創建人。
沒人知道村長的年紀,也沒人知道村長的修為境界。
有不怕死的愣頭青,也曾向村長友好討教過,不幸幾秒後就被掛在橋頭大樹上。
當然也有人嚐試偷襲過,也掛上了,後來變成了下藥和群毆,繼續掛。
從單手掛、單腳掛,到後來的套頸掛、赤裸掛,隻要是想尋刺激的,無一例外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半死不活的被掛在大樹上。
久掛之後大家也就都服了,但是該下手時還是要下的,畢竟好男兒就算是肉體被征服,精神永不敗!
打歸打鬧歸鬧,大腿還是得抱。
平常上山獵獸碰到打不過的,找村長。
被魔獸毒的半死不活了,找村長。
遇到不認識的靈藥,找村長。
修煉到瓶頸了,也找村長。
村有一長,如有一寶啊,一點都沒錯,村長是萬能的,除了造娃接生,啥都能管。
當然村裏能人不少,山石學堂的幾位老師,個個也都是深藏不露的主,隻是大多時間要教導弟子,這種雜七雜八的活沒空搭理。
畢竟千秋大計,教育為本嘛。
穀中的生活和諧而美好,男的上山打獵和采藥,女的在家種植靈藥喂養馴獸和閑聊家常。
閑適的日子,倒是讓村民的修煉變得沒那麼勤快了,畢竟這裏沒有燒殺擄掠弱肉強食。
相比修煉界,這裏的生活更像是生活。
山上靈藥繁多,采之不盡,經驗修為和應變能力,決定你能深入山脈多遠。
因為山中還有數不清的野獸、魔獸和靈獸,收獲和風險並存。
野獸等級最低,危險程度和價值都不高,獸皮做衣服獸肉做燒烤。
當然碰到一些有特殊價值的野獸,也會活捉回來馴養。
魔獸殺傷力大,多又性格暴烈,基本無法人工馴養。
獵殺低級魔獸是村民的最佳選擇,運氣好還能有幾率得到魔核,魔核可入藥可換靈晶,靈晶則是木靈大陸的通用貨幣,嗯,你想的沒錯,就是錢。
這玩意誰都不嫌多,出門遠行修煉購物之必備品。
若是僥幸獵得珍稀或者高等魔獸,那必須得扛在肩上,在村裏慢悠悠的繞幾圈再回家。
就像村長若是在橋上釣到大魚,一定會等到再也沒有人路過大橋後再回家一樣。
但是上的山多,終究還是有風險的,所以學堂教煉丹的老師,教會了村民自己培育靈藥。
因此整個山穀,一年四季到處都是五彩繽紛的花花草草,靈氣充裕花香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