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的追殺也有個竅門,當敵軍剛炸開時,自己的騎兵陣形也不能亂,否則立刻變成了一對一,大戰三百回合的那種混戰了,而剛建立起的那點優勢也將會蕩然無存。所以優勢方就要再接再厲,一鼓作氣地把敵軍衝得更散、更亂,直到把敵軍衝殺得全軍潰逃了,再放心地追殺,抽冷子給逃跑的敵軍背後來一下,毫無風險地收割那一條條生命。
所以摸透了這個竅門,劣勢方的騎兵就要在剛炸開時,拚命地往兩邊讓,千萬不能擋住對方騎兵陣形前進的腳步,以此來增加自己的存活率。
然而清軍的軍紀很嚴,沒聽到鳴金聲,部隊絕不敢後退。要不然,罰牛錄或者免職還算是好的,有時候甚至會把整個牛錄連坐在一起斬首,以正軍法。
所以清軍就沒有一個後退,都往兩邊讓,可這麼一來,場麵也就更加混亂了。中間讓不開的先不說,向著方陣那邊讓的,就連連被火銃射倒。就是有些悍勇的清兵,鼓起了勇氣向著方陣衝陣,也因為不能形成陣列和連續的衝鋒,被方陣的火銃手輕而易舉地消滅掉了。
而向著櫓車陣方向讓的清兵,他們都擠壓到了櫓車中間去了,又造成了櫓車這裏一片混亂,再加上追擊的飛馬鎮,立刻是分隊跟隨著衝入,也殺得櫓車陣這裏一片人仰馬翻。
眼見著形勢不妙,讓出側翼的多爾袞連忙驅軍上前,而皇太極也下令蒙八旗、滿八旗和驍騎營、前鋒營的清兵立刻上前,要阻攔住飛馬鎮的任意肆虐。
可是前方混亂不堪的清軍也阻擋住了來援主力的腳步,反而是飛馬鎮驅趕著那些逃散的清兵至援軍處,接著趁勢追殺進去。趁著清軍放不開手腳,想要讓勝果得到進一步地擴大。
在後方觀戰的皇太極忍不住搖了搖頭,再這麼打下去,簡直就變成添油戰術了。還是麵對現實吧!於是他立刻下令鳴金,要全軍後撤,結束今天的戰鬥。
而這一鳴金,連在第二天防線上占優勢的清軍也不得不後撤了,這讓今天清軍的戰鬥是前功盡棄,而且現在攻守的位置都翻轉了過來。
汝寧軍當然不會抓不住這個良機,他們開始集中兵力。狂攻撤退不便的櫓車部隊。歸德鎮的步兵向前壓進,而飛馬鎮的騎兵在櫓車陣中砍殺,方陣和一部分騎兵則對峙著清軍的援軍,保護著自己部隊的進攻。
大多數的櫓車和炮車都被丟棄在了汝寧軍陣前,對於那些櫓車。汝寧軍是一燒了之,至於那些炮車。那就是汝寧軍寶貴的繳獲了。清軍人手多。再打造些櫓車也相當快,可那些火炮就沒這麼方便補充了。於是,汝寧軍就獲得了一場寶貴的大勝。
在這場戰鬥中,清軍的傷亡超過了四千,而汝寧軍的傷亡也近兩千,更不用說徐州城內的明軍最後存活的還不到四百人。看起來傷亡比例相差並不大。
可是少了炮車和櫓車。清軍攻打汝寧軍大營的難度就會倍增,畢竟繳獲的火炮可以大大增強汝寧軍的火力。
而此次戰敗,也讓清軍完全清醒了過來。他們發覺:要在短時間內擊潰這支明軍已經變得不可能。因此,皇太極就改變了戰略。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