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恭準備等此戰結束以後,就把遲明和黃定都放下去做統兵軍官。可這麼一來,自己親兵隊的主副統領又要空缺了。
吳世恭立刻想起了一個人選,就是現在童子營的統帥——魏鋒。不過這位在自己內宅長大的義子,從忠誠來看絕對沒有問題,就是歲數確實太小,才十六歲出頭。吳世恭還是有些不放心,最多把他安排為副手再培養幾年。
吳世恭又想了一圈人選,最後決定要啟用薛誌農。山川司雖然很重要,但現在也已進入了穩定期。而薛誌農如果一直在情報圈子裏轉,他就隻能老死在山川司司長的崗位上了。
可對於這批最早跟隨自己的人,吳世恭還是想要給他們機會。就這麼決定了,讓薛誌農成為親兵隊的統領吧!讓他到自己身邊多學習一些文治武事,以後無論在軍中發展,還是到地方為官,都能有個上升空間。
不過這樣的長期圍城,也讓人感到特別無聊。想好了親兵隊正副統領的備用人選,也總算讓吳世恭放下了一件心事。
而現在的汝寧軍又不能抽出圍城的部隊去支援菏澤、徐州的薛永利部,因為一旁的左良玉部還在虎視眈眈呢;張獻忠的大西軍也未跑到很遠的地方,隨時可能來個回馬槍;還有就是鳳陽的明軍,雖然到現在為止他們一直在按兵不動,但總是讓人有些顧忌。因此,汝寧軍還要在武昌城維持有足夠的兵力,要對附近的敵軍和友軍進行威懾呢。
不過這樣一想,也把吳世恭的思路給打開了。是否能從汝寧調來一些新兵部隊,再從武昌城交換一些主力北上支援呢?仔細地考慮了一番以後,吳世恭覺得這想法確實有可行性。
不過北上支援的部隊。如果要走直道,那就一定要通過鳳陽。所以事先與鳳陽官府打好招呼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時候的吳世恭就想起了阮大铖,要通知阮大铖給其好友——鳳陽巡撫馬士英去信。再加上吳世恭和鳳陽副將燕定山私下裏的交情,應該借道而行還是能做到吧!不過這事宜早不宜晚,得趁早安排些人去跑腿去。
不過就這麼圍著武昌城,真讓人感到有些無聊,於是無聊之極的吳世恭突然大聲吩咐道:“通知炮隊,讓他們向城中放上幾炮。”
……
真令人煩惱啊!武昌城的僵持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打破啊!
“當當當——!”,鳴金聲響起,汝寧軍和清軍都不約而同地後撤歸陣。雖然今天又是激戰了一天。但陣中倒下的屍首才二百多,這就可以看出,這場“激戰”中有多麼的水分了。
薛永利緊皺著眉,看著清軍的後撤。今天已經是第六天了,可汝寧軍還是未擊退對麵的清軍。薛永利這些天都感到燥熱上火,嘴角邊都發出些小水泡了。
當二月初二日。薛永利率領汝寧軍四個鎮。近六萬兵馬趕到巨野縣時,遇上了多鐸的二萬清軍偏師。之後雙方立刻展開部隊進行了交戰。可是麵對著一路平推上來的汝寧軍,清軍卻保持著若即若離的態勢,他們維持著與汝寧軍的纏鬥,卻總不與汝寧軍發生全麵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