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整個遼東、華北和西北的各方勢力是犬牙交錯,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首先,我們先看看遼東的情況:
遼東的滿清留有豪格率領的二萬清軍,不過他們也無力進攻,隻能保證自己的地盤不受侵犯了。
而明軍的最前線,有著寧遠城吳三桂的近四萬關寧鐵騎,還有鎮遠城餘繼的一萬三千多汝寧軍。這兩軍的關係可謂是惡劣到了極點,在互相提防之下,不要說趁著滿清在遼東兵力空虛時進攻了,都是在防備著對方在自己身後捅上一刀。而在他們身後的山海關,是由高第率領的一萬多明軍駐防,也算是對關寧鐵騎和汝寧軍的督戰和控製。
而在其中,吳三桂的態度是相當曖昧。他一邊把家人安置在京城做質,一邊又與被俘的祖大壽書信往來。完全是一副投機的態度,要為,也隻是為自己的關寧鐵騎牟取最大的利益。
而清軍的主力則完全進入到了北直隸地區。不過他們的活動範圍也就在京城的東部和南部,並不向西部運動,所以恰好與李自成的順軍是各自行動。
而在這時候,聽聞了清軍入關,草原上的蒙古部落也都糾集了牧民軍隊尾隨入關,要趁此良機多撿一些便宜。再加上投降清軍的明軍部隊,皇太極的人馬進一步增強到了十三萬五千餘。而清軍下一個目標就是攻克德州,並要從德州進入山東。
而明朝在北京城附近的人馬有著近二十萬。但是有著戰鬥力的,隻有在通州的五萬大軍和密雲總兵唐通所率的八千人馬。其他的一些明軍都在附近的各州縣城池參與防禦。
可是在北京城內,隻有著明軍二萬。可是其中隻有勇士、武衛二營共八千人有著極強的戰鬥力,也是大明朝禦林軍的真正核心。
此外,在北京城西城外的豐台大營中。有著劉元斌從湖廣帶回了楚軍一萬七千人馬,還有當年餘子璉留下的汝州軍一萬一千人馬。他們在北京城危險的時候,可以隨時入城,加入到北京城的防禦中。
由此就可以看出,明軍在北京城附近已經沒有的機動部隊,他們隻能保守地在每一個城池內防守,連相互救援也做不到,更不要說抽出兵力來與敵軍決戰了。
而李自成的順軍也有著自己的心病。
在順軍的南麵,有著汝寧軍和黑雲軍。雖然到目前為止,汝寧軍和黑雲軍都是遵守著協議。未過黃河與順軍作戰。但大家都是老江湖了,都知道最不可靠的也同樣是協議,萬一吳世恭撕毀了協議,進入到山西作戰,李自成的順軍照樣沒轍。畢竟現在黃河已經冰凍。道路的阻礙也就不複存在了。
而在順軍的東麵,既有著清軍。又有著護衛京城的明軍。順軍在這時候也絕對不會踏入這個泥潭的。
而在順軍的西麵和西南麵,有著孫傳庭的秦軍,他們也正在對順軍在虎視眈眈。
所以說,現在李自成的順軍就有些舉棋不定了。他們又要向著一個方向進攻,又害怕進攻的時候,被其他兩路官軍在背後夾擊。所以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都會犯難。可就在這時候,孫傳庭秦軍的主動進攻,就為順軍解決了這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