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宋獻策來說,其實做出這樣的決策是毫無風險的。如果判斷準確,那當然是宋獻策深謀遠慮。如果判斷失誤,那宋獻策也為自己的話留足了後路。而且在那時候闖營已經完成了攻下開封的戰役目標。在此大捷後,李自成的心胸肯定會很開闊,他不會為宋獻策判斷中的小小失誤而怪罪下來的。
而此次商議,也使得李、羅聯軍的部署有了稍許改變,他們已把圍困開封城作為了次要目標,而把圍點打援放到了首要的位置上了。當然,李、羅聯軍現在的兵源是相當充足,所以減少一些圍困開封城的部隊,也不會影響到什麼。
在解決了這麼一個最主要的議題以後,眾人又商議了一些瑣事,見到李自成的眼角已經有了些倦意,李岩他們就知趣地告退了。可是宋獻策依然在座位上紋絲不動,他對李自成說道:“學生有一事要與闖王您單獨麵談。”
等到眾人都從書房中離開,宋獻策向李自成附身過去,小聲地說道:“闖王!龍椅可是隻有一把,不能倆人坐上去啊!”
李自成被宋獻策突如其來的話語刺激得是渾身一振,他努力壓抑住自己的激動,也是小聲地問道:“宋先生怎麼說?”
“闖王!學生今日所說都是發自肺腑,有些話是不吐不快,所以如有得罪,請莫怪。”
“哪裏話!先生進我闖營以後,哪次不是為咱闖營著想?先生盡管明言。”
“那好!學生在這裏再多問一句,闖王您覺得,你奪得天下的把握又有幾分?”
李自成凝思了一會兒,肯定道:“五成!隻要奪下了開封,就有五成!”
宋獻策微笑道:“闖王是否如此想?奪下開封以後。即刻南下,蕩平汝寧、歸德之吳總兵,先占據中原河南、湖廣兩省,之後再向西奪川陝,然後出大軍經山西、北直隸直奪北京城。一舉占有中國大半之地,再掃蕩各地殘留,一舉問鼎天下?”
“正是如此。”李自成就對宋獻策的說話就有些奇怪,“這不是幾位先生和營中諸將共同商議而決的嗎?”
“哈哈!”宋獻策笑道,“闖王所說不錯。可當時我們所說的是天下大勢,可不是說我們義軍內部。按今天學生所聞。如闖王依然如此,你的把握最多是三成,甚至還會少上一些。”
“嗯?先生為何如此說?”雖然已經有些明白宋獻策話中的意思,可是李自成依然是眉頭緊鎖了起來。
“闖王!天無二日,義軍內也不可有二主。依學生看來:曹操那裏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現在應想法子……”宋獻策用手比劃了一個用刀砍的手勢。說明了他的意思。
而李自成聽了此話以後。卻並沒有裝腔作勢般的嗬斥宋獻策,他反而把頭上的氈帽取下,又拿在手中翻來覆去地翻滾了。
翻滾了好一陣,李自成也向宋獻策敞開了肺腑:“先生!我李某人知道先生忠心義膽,這也正是為咱們闖營著想。可是……可是我怕天下人的看法啊!”
隨著闖營實力的急劇膨脹,確實讓李自成他們的信心倍增。而現在闖營中的眾人。確實已經開始做起了王侯將相之夢。所以現在的李自成已經開始要立牌坊了,他們要顯示出自己闖營的正統性、正規性和正義性,因此對吞並其他農民軍的部隊就有了一些顧忌。
而聽到了李自成親口說出了自己的心意,宋獻策是精神大振。他又問道:“闖王!如果現在沒有曹操的義軍,光靠我們闖營,能不能擊垮汝寧吳總兵的官軍?”
李自成考慮了一下,答道:“如我們闖營全力以赴,勝率高達八成以上。不過這麼一來,我們闖營的實力也將大減。”
直到現在,李自成他們依然依照汝寧、歸德兩地的田畝所出估算出:汝寧軍的兵力在三、四萬人左右。說實在話,他們的估算竟然還不如遠在遼東盛京的皇太極。與現在汝寧軍的實際兵力更是相差甚遠。
不過這也是與汝寧軍一直以來的韜光養晦、明朝落後的通訊條件、汝寧軍一直嚴格執行著《三項法令》、汝寧軍內務司卓有成效的工作等原因是分不開的。
宋獻策開始規勸道:“闖王!如你所說,實力大減的闖營又有何機會問鼎天下?如曹操真如他所說遠遁陝西,那咱們的機會立刻減至三成。而兩軍合在一處,也隻有五分把握,還要防曹操是出兵不出力。現在更可慮的是,新依附的人馬看到曹操那裏逍遙,都是人心思動,想要到他那裏去。如果這樣長久下來,我們闖營可危矣!可如果我們得到曹操的四、五萬大軍,事權統一之下,闖王您的機會就將倍增成七成。這一來一去,闖王您總該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