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悲傷的崇禎皇帝(2 / 2)

雖然自崇禎十五年新春以來,崇禎皇帝表現出了曆來少有的好脾氣,對朝臣的態度相當溫和,在處理謝升泄密事件和洪承疇投敵事件時也頗為寬容仁厚。但是他的脾氣好壞是有規律性的。

凡是崇禎皇帝心態較為積極,想要奮發振作一番時,一般他都會顯得比通常寬厚,也比較能聽進不同意見。可是這種心態很難保持長久,當進取毫無成效,形勢仍然越來越壞時,他就會由積極進取變為消沉、破罐子破摔,積鬱在心底的刻毒就又會發散出來。

而將近半年的毫無成效的奮發圖強,將近半年的寬和容忍,已經超出了他的心理極限,所以在這個盛夏時節,崇禎皇帝借著這次會推舞弊事件,把對國事的失望和對朝臣的怨恨一起化作一股怒火,伴隨著高溫酷暑就全部傾泄出來了。

六月十九日,崇禎皇帝因為毒火攻心得了熱病,但他還是帶病躺在床上在德政殿召見了全體被推舉的人員,分別進行談話。

因為對房可壯、宋玫和張三謨有成見在先,召對時的氣氛很緊張。宋玫本來是有備而來的,對皇帝大談了一番九邊形勢和禦敵方略,卻被崇禎皇帝斥責為虛誇浮躁。當天夜裏,宮中傳出旨來,任命蔣德暻、黃景昉、吳甡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而這仨人全是第一次會推中提名的。由此可見,這時候的崇禎皇帝手中也是無人可用了。

而在頒布中旨的同時,聖旨中還指責吏部在會推中濫舉多人,要吏部明白回奏。可是吏部在回奏中堅持自己是按章秉公行事,至於舉薦過多則是遵從皇上的旨意。而這就有點揭短的意思,更激起了崇禎皇帝的憤怒。

二十三日,當崇禎皇帝的病情稍有好轉,他就再次在中左門平台召見內閣和部院大臣。也許是為了讓兒子們見識一下朝臣的陰險和狡詐,這次召見他特地帶上了太子和另外兩個兒子定王、永王。

在召見中,崇禎皇帝就把吏部尚書李日宣召喚到跟前,聲色俱厲地說:“用人是治國的要害,用人不當,吏部不能逃脫責任。如今天下動蕩,而各地督、撫卻不斷更易,國家怎麼能夠有治平的希望呢?記得兩年前曾經麵諭諸臣,有人寧背君父不背私交,寧損公務不破情麵。而今還是這樣隻講情麵,哪能濟事?前者會推閣臣,何等重大,怎麼也徇情濫舉,任意誇揚呢?”

但李日宣卻十分執扭,不肯承認有徇私的事。於是崇禎皇帝又把在會推中負有重責的吏科都給事中章正宸和河南道掌道禦史張瑄召來痛責,兩個人同樣不屈。李日宣還說:“臣事皇上十三年,精白一心,若有一絲徇私背公,今日文武諸臣俱在,皇上可一一詢問,廷臣可一一參奏。”弄得崇禎皇帝竟一時無話可講。

冷場了好一陣,崇禎皇帝才命錦衣衛把李日宣、章正宸、張瑄和房可壯、宋玫、張三謨全部拿下,送刑部問罪。六個人不久都受到治裁,李日宣等仨人戍邊,房可壯等仨人革職為民。

自崇禎皇帝登基以來,發生過那麼多次會推閣臣的風波,而且每一次的基本模式又全都一樣,但他顯然沒有從中總結出什麼有益的經驗和教訓。每一次都是群臣相互傾軋,每一次都是他自作聰明大破情麵朋黨,最終卻不免落入另一些情麵朋黨的套中。

而在每一次風波之後,朝臣的結黨營私並沒有稍許收斂,而君臣之間的隔閡和隱含的敵意卻在加深。在這半年來的一意維新中,他的脾氣剛剛有點好轉,這一次卻又故態複萌了,幾番振作剛剛在人們心中煽起的一點熱情也從此冷卻下來。

就在這種情況下,崇禎皇帝最寵愛的田貴妃又是去世,這怎麼不讓他的情緒更加惡劣呢?

可是等到王承恩小心翼翼地把一切都稟告完,崇禎皇帝依然是沉默不語。大殿內是一片安靜,誰也不敢發出哪怕是一點點的聲音去觸怒崇禎皇帝。

過了好一陣,崇禎皇帝才仿佛是從夢中驚醒。他猛地抬起頭,說道:“好了嗎?嗯!都辦得不錯。還有……還有,傳朕的旨意:給朕從民間挑選秀女!”

“啊!?”大殿內頓時響起了一片驚呼聲。(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