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索要官職(2 / 2)

吳世恭不願意在這種繁枝末節的問題上多爭辯,所以就用了緩兵之計。畢竟現在錦州和鬆山的明軍還未救出。不過真的到了那時候,完全可以見機行事,隻要清軍出現圍攻塔山和杏山的苗頭,吳世恭完全可以先斬後奏把這兩城的軍民給撤回來。

不過秦公公、王主事對吳世恭的回答也是很滿意了,畢竟他的回答也顧及了崇禎皇帝和朝廷的麵子。至於將來?反正將來發生什麼也不管他倆什麼事。

“那長敬救回錦州、鬆山被圍官軍後,又該如何行事呢?”秦公公接著問道。

“救回以後,這兩城的官軍和給我的三萬官軍都將交回朝廷。我將帶著我三萬汝寧軍返回汝寧。先平靖中原的陝賊。”吳世恭回答道。

“如何平靖?長敬可有方略?”

“包幹!”吳世恭早就胸有成竹了,“等這次我回去以後,將散盡家財募兵,把汝寧軍先擴充至六萬。而朝廷就將黃河以南、長江以北,鳳陽和大運河以西、潼關和漢江以東都包幹於我。而我汝寧軍將內平亂匪、外拒陝賊,把陝賊驅至陝西、四川等地。然後收攏流民軍屯,組織墾荒自救。而朝廷也隻要給我一半三萬兵的糧餉,其餘的糧餉我將從軍屯中自籌。這麼一來,最富饒的江南、湖廣將不會受侵擾,讓朝廷能得到足夠的財賦與漕糧。以此來精勵圖誌,恢複元氣。之後就見機行事了。”

可這番話聽的秦公公和王主事是目瞪口呆。吳世恭索要的權利也太大了一下。如果剛才是為了救援鬆山,吳世恭索要的遼東軍權,朝廷還可以眼開眼閉的話,現在吳世恭索要的,朝廷根本就不可能給,因為這太違背朝廷的規矩了,吳世恭索要的完全就是原先五省總理的官職。

“這不行!”王主事一口回絕道,“文官領軍,那是祖製,絕不能違背。如果朝廷給吳總兵一個將軍號,讓您總製這地區的兵馬,這倒可以商量。”

王主事所說的,就是把吳世恭安排到與左良玉同樣的位置上。是本地區的武官之首,但要聽從作為文官的總督命令。而且對屬下的武官隻有名義上的領導權,但並沒有實際的指揮權。這與吳世恭索要的權利絕對是相差甚遠。

所以吳世恭也一口回絕:“如這樣!本官就沒那個本事解決陝賊。王主事!天下已如此,需要權宜。如本來的總督製有效,本官也不會多說什麼。可來一個、局麵就亂一分,再這樣下去,真的不可收拾了。還不如危中求變吧!再說!你也不就是擔心個違背文官領軍的祖製嗎?本官是秀才,也是監生,勉強可以轉武為文,破例來個總督、總理的也說得過去。反正本官又不想批麻拜相,咱們大明朝過了這個難口以後,本官也不會戀棧這個官職的。”(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