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看看怎麼樣打仗(2 / 2)

……

崇禎十四年八月十一日,在飛馬鎮副統領薛石厚率領下,汝寧軍騎兵協三千四百多騎疾馳無名河邊,並在上遊七、八裏水淺處泅渡過河。

之後,薛石厚率軍橫掃河對岸,驅逐了清軍在對岸邊上的近千偵騎,並為汝寧軍開辟出一塊可以架設浮橋的空地。

接著,汝寧軍的工兵團全力架設浮橋,在當天黃昏前,先後架設了三座,並把汝寧軍二百多輛戰車和兩個營的兵力運送過河,初步建立了橋頭堡。

當天晚上,汝寧軍整夜不停息地過河,在淩晨,河對岸已經排布置好了一個很嚴密的車陣,並運送過去兵丁六千餘人。

得知汝寧軍開始強渡無名河,清軍的兩路兵馬都開始了提速。在十二日午時,濟爾哈朗、豪格等兩部清軍共一萬一千人馬趕到車陣前,開始與汝寧軍對峙。他們就是要防止汝寧軍衝出橋頭堡,並且等待後援的清軍趕到以後,再用挖壕溝的方法,把汝寧軍圍在這背水的絕地處。

而阿巴泰也加緊步伐,他將要在汝寧軍渡河的時候,來個絕命般的半渡而擊,要徹底擊潰在北岸未渡河的汝寧軍,想要完全把汝寧軍圍困在無名河這裏。

十三日,在吳世恭的嚴令下,王聲等剛收攏的三千六百明軍騎兵,在清晨墮後阻截阿巴泰部的靠近。而在王聲他們出發前,吳世恭下令收繳他們身邊的所有糧草,讓他們沒有了外逃和不聽令的可能性。

而且吳世恭還給王聲他們下了死命令:讓王聲務必在午時之前擋住清軍,之後才由汝寧軍的其他部隊替換他們。在吳世恭的逼迫之下,這支明軍明知道是去做炮灰,也隻能夠硬著頭皮去當炮灰了。

於是被逼上絕路的王聲他們隻能破釜沉舟了。但是戰鬥不是光有決心就行的。雖然麵對著阿巴泰的清軍,王聲他們是張牙舞爪地撲得很猛,但是當清軍騎兵列陣衝鋒的時候,這支明軍騎兵就立刻被衝散了。之後就是一場有組織的軍隊對一盤散沙的軍隊的單方麵追殺了。

隻用了一個回合,阿巴泰部就斬殺了明軍騎兵七百多,自己的傷亡卻忽略不計。而其餘的明軍都惶惶地逃向了北岸邊的汝寧軍本陣。

吳世恭一收攏王聲他們這些敗兵以後,立刻下了辣手,他下令執行了很殘酷的“十一令”,就是在敗兵中,每十人挑選一人斬首,就是要讓王聲他們知道不尊軍令的下場。

接著,吳世恭再次逼迫著王聲他們上前阻截。而這次王聲他們知道沒有了退路,確實更加拚命了。可是明軍的戰鬥力確實與清軍有差距,再加上兵力也很懸殊,所以戰鬥雖激烈,但場麵還是一麵倒。

直到現在,交戰雙方的應對都很尋常,看起來是汝寧軍把那些潰兵當成了炮灰,而自己將要保存主力全力渡河的局麵了。

可是在後麵觀戰的吳世恭,見到了王聲他們已經是難以支撐,阿巴泰部也是步步緊逼,他看著已經排好陣形的汝寧軍主力部隊,就笑著對身邊的餘繼說道:“該讓王守備收工了。快些鳴金,該讓我們上場了。”

聽到了鳴金聲,已經處在崩潰邊緣的王聲他們立刻轉身逃向了本陣。阿巴泰部接著想要追殺,可是沒跑幾步,他們卻訝然發現,一個旗甲鮮明的大方陣已經在前方等著他們了。

“快些回來!排好陣。”阿巴泰大聲地叫道。在前麵散亂的清軍騎兵也連忙轉身回陣,要再次結好陣形,準備衝垮汝寧軍的這個方陣。

“向前!”吳世恭下令道。他是不讓清軍有一刻喘息的機會,想要讓汝寧軍的方陣主動向前,要與阿巴泰部主動作戰。

戰鼓聲立刻響起,汝寧軍一個團二千人的大方陣踏著鼓點向前而行。

而從方陣兩邊逃回的王聲的殘兵也隻剩下二千出頭了,他們都跑到吳世恭中軍後麵收攏。而王聲則來到吳世恭的身前,他又敬又畏地行禮道:“大帥!小的辜負所托,真是有罪有罪!”

吳世恭對著王聲微微一笑,說道:“你也算是盡力了。先等在這裏,看看本官的兒郎是怎麼樣打仗的。”(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