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洪承疇怎麼還沒走(2 / 2)

在巡視大營的時候,吳世恭就被埋葬屍首的動靜給吸引了過去。他走近一看,隻見一位牧師、一位和尚和一位道士正在為這些死者做著臨終禱告。汝寧軍並不提倡在軍中傳教,但也不禁止兵丁去信仰那些被汝寧軍認可合法的宗教。因此,每次汝寧軍的出征,都會帶上一些隨軍宗教人士,為信教的兵丁做些例如臨終禱告之類的事,給予他們臨終安慰。

至於為什麼牧師、和尚、道士這麼齊全,那隻能夠說競爭無所不在了,連宗教也不例外。

等到禱告完畢,吳世恭就走上前,他吩咐道:“埋的地方要做好記號,以後有條件就起墳送回關內。每人都剪下一股頭發,留有地址和名字的,就送到他們家人手中,沒留下名字的,回去後就撒入黃河吧!也算是魂歸故裏了。還有,新收攏的那些人全部登記在冊,這事要馬上去做。”

“諾!”

接著,吳世恭就回大營巡視了一圈,可當他剛回自己的大帳準備休息,幾名親兵卻突然扶著一名右肩插著一支箭的把總進來。

那把總一見吳世恭,就掙紮著想要跪下,口中還撕心裂肺地大叫道:“吳大帥!快回去救救督師大人啊!快回去啊!”

吳世恭被這話驚得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他連忙阻止了那把總的下跪,急切地問道:“怎麼?督師大人在哪兒?他那裏怎麼樣了?”

“督師大人就在鬆山城內,現在派了二萬兵馬正向大帥這裏過來呢。”

說實話,直到現在,吳世恭還一直以為自己的汝寧軍是最後突圍的一支明軍。在黑夜中,吳世恭不可能向著四處派出大量的偵騎,所以他認為所有的明軍都潰散了,他們早就已經全部向南逃竄,而洪承疇也在逃竄的明軍中。

再說,汝寧軍出營整隊就花費了不少時間;搜羅物資和潰兵也花費了時間;越過三道壕溝更花費了不少時間,再加上汝寧軍的行軍速度並不快,因此,吳世恭理所當然認為其他的明軍都跑到了自己的前頭。

可吳世恭根本沒想到,原來薊遼總督洪承疇根本沒有走,他那裏還留有一支軍隊,因此,吳世恭就急切地想了解清楚,想要知道洪承疇那裏的所有情況。

經過了一番問話,吳世恭才知道:原來在明軍全軍潰敗的時候,洪承疇因為精神失常,根本無法有效的發布命令。而且他也根本不願意隨軍而逃,因為他不敢麵對朝廷的問罪。

見此情形,遼東巡撫邱民仰隻能代為下令了,他命令剩餘的明軍全軍撤入鬆山城。而在這時候,洪承疇身邊也隻留下了玉田總兵曹變蛟和前屯衛總兵王廷臣這兩個老實孩子了。再加上鬆山城內的守軍,洪承疇身邊就留有三萬多人馬。

可是在精神失常一陣後,洪承疇也清醒了過來。鬆山城是個小城,城防也不堅固,所以城內根本安置不了這麼多的大軍。而且現在的清軍正在圍殺先行逃竄的明軍,還沒有集中兵力圍城,所以現在不走,那就再也走不了了。於是洪承疇就下令,讓曹變蛟和王廷臣率兩萬人乘夜衝擊敵陣。自己率領一萬多人固守在鬆山城內。

如果曹、王二人能成功衝破敵陣,那洪承疇將立刻率軍跟上,爭取把這支明軍帶回寧遠,為明朝多保留一支軍隊。更為了加強衝陣的成功率,洪承疇就派出了大量的信使,想要讓前麵已經衝出去的明軍返回接應。當然,洪承疇也知道那些明軍聽令的可能性很小,但死馬當成活馬醫,洪承疇怎麼樣也要去試一試。

而那位把總就是衝破清軍封鎖僅有的幾位之一,他幸運地來到了吳世恭這裏。而肯領受這樣敢死命令的,肯定都是洪承疇的死忠,所以那位把總就在吳世恭麵前磕頭泣血,要讓吳世恭即刻返回。

“這樣啊!”吳世恭已經在椅子上坐不住了,他在大帳中來回徘徊、權衡利弊。過了好一陣,吳世恭終於下定決心,他對遲明吩咐道:“全軍休息三個時辰,之後立刻返回,接應督師大人出來。”

接著吳世恭又和藹地對那位把總說道:“軍中兒郎確實太過疲憊,養精蓄銳完再與督師大人彙合。你也早些下去,安心養傷,明日與本官一同回去吧!”

“多謝吳大帥!多謝吳大帥!……”那把總又“噗通”下跪,是連連磕頭,幾下過後,他的額頭就磕出血來。(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