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讓開!快讓開!給炮讓一條道!”眼見著清軍的那些偵騎一直不靠近,趙敢就向自己的團長要求,調來了一門火炮。
這火炮早就裝好的彈藥,等到安放到位,“轟”的一聲,一發炮彈就飛了出去。
可是這火炮是匆匆安放,又沒得到矯正,雖然那些清軍的偵騎裏汝寧軍才二百步不到,可是實心炮彈還是從幾騎清軍的縫隙中穿了過去,沒命中目標。不過這次炮擊也把清軍的偵騎嚇了一大跳,被炮彈擦過去的那騎清兵,猝不及防之下跌落到了馬下,而他的戰馬也被驚得亂蹦亂跳。
這也就是汝寧軍開始沒選擇火炮射擊的理由。清軍的那些偵騎很分散,火炮射擊的效果也並不好,最多打到一、兩騎,所以這樣的炮擊就有些浪費。
不過遭受了炮擊的清軍也不敢在炮火下多待了,他們把跌落到馬下的那位清兵拉上馬,也不管那匹受驚蹦跳的戰馬,調轉馬頭,向著後麵就逃了回去。
吳世恭在隊伍中看到了此次炮擊。見沒達到炮擊的效果,於是笑著搖了搖頭。接著,吳世恭對身後的黃定吩咐道:“記下,以後在軍中也要裝備些一磅的火炮,把一磅火炮裝在車內,改裝成炮車,就可應付眼前的這種局麵。”
那黃定連忙掏出了小本,拿出了一枝剛生產出來的鉛筆,仔細地把吳世恭說的每一個字記下。
因為追求射程和威力,所以在現在的汝寧軍中,一磅的火炮裝備就比較少,基本上都是裝備在比較講究機動性的騎兵中。而現在這樣的狀況,卻讓吳世恭發現三磅的火炮調動很不方便,而且每次炮擊所用的彈藥量也比較大。遠遠不如一磅的火炮靈活、合適,所以吳世恭準備在將來適當地裝備一批一磅火炮。
“大人!是不是把騎兵散開,護衛在隊伍周圍?”一旁的餘繼請示道。
“不用!”吳世恭笑著揮揮手,“打幾炮就得了,讓那些韃子不敢太過靠近即可,並不需打死多少這樣的散騎。”
“我們就這麼抱著團走,反正那些韃子連給我們撓癢癢也做不了,並不會出什麼問題。讓那些韃子分辨不出我們是哪裏的軍隊。如果出動了騎兵,把韃子嚇壞了怎麼辦?那就不好玩了。到了真正決戰的時候,再給韃子一個驚喜。”
吳世恭的話。引起了餘繼他們一陣大笑。汝寧軍的這些軍官們在打仗時都學著吳世恭的脾氣,不怎麼追求英雄主義,就喜歡玩陰的,而且是越陰人越高興。
此次作為先鋒,汝寧軍連吳世恭的將旗和軍旗都收了起來。就是要讓清軍摸不清自己是哪裏的軍隊。因此,汝寧軍現在的表現就像是其他明軍。行軍時躲藏在車陣後。也不敢讓騎兵反擊,所以為了隱蔽,汝寧軍除了在隊伍的前方二、三裏處放上了一些尖兵,連偵騎絞殺戰也都放棄了,就是要給清軍玩個陰的。
再說,汝寧軍第一段路程的終點是黃土台。也快要走到那裏了,而且身後明軍的主力距離汝寧軍才三、五裏,所以吳世恭就不想大費功夫斬殺些韃子的首級獲得軍功了。反正七千多首級的軍功也獲得過,吳世恭已經不把這些小菜、小點心放在眼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