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八大總兵(2 / 2)

薊遼總督洪承疇年初調到遼東,發現遼軍缺乏訓練,影響戰鬥力,用吳三桂為署練兵總兵官,負責練兵。因此,吳三桂練兵、打仗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此次遼軍的主力基本上都是吳三桂所練,所以他在軍中的影響應該是最大的。

當然,吳世恭不會忘記當年給予吳三桂的幾下撩陰腳,估計吳三桂也不會忘記吳世恭。所以想要盡棄前嫌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過吳世恭也並不擔心。上有總督洪承疇等人的壓製,又是去救援錦州,而錦州城內有著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隻要吳三桂頭不發昏,他肯定不會公開與吳世恭決裂的。當然,吳世恭也會防備吳三桂的不合作和暗中下黑手的。

宣府總兵楊國柱。世為義州衛指揮使。天啟二年,河東失守,歸路梗,其妻自縊。楊國柱帶著兩個兒子夜行晝伏,渡鴨綠江入皮島。毛文龍知其父子才,並署軍職。文龍死,楊國柱接著投靠袁崇煥。

而在崇禎十一年第二次入口之戰,楊國柱入衛畿輔,跟隨總督盧象升戰賈莊。象升敗歿,國柱當坐罪。事後大學士劉宇亮、侍郎孫傳庭皆言其身入重圍,非臨敵退卻者比。乃充為事官,戴罪圖功。而在其中,洪承疇也為楊國柱的脫罪使過一份氣力的。

玉田總兵曹變蛟,曹文詔侄子,幼從曹文詔積軍功至遊擊。之後跟隨著曹文詔,在圍剿農民軍的戰鬥中屢立戰功,成為了曹文詔的左膀右臂。

之後,在曹文詔戰死以後,曹變蛟又獨立在與農民軍的戰鬥中獲功無數,成為了當時三邊總督洪承疇手下的得力大將。

當第二次入口之戰以後,京師戒嚴,召洪承疇入衛,曹變蛟及左光先從之。接著他們跟隨著洪承疇來到了遼東,連陝西再用兵。總督鄭崇儉乞令曹變蛟兵西還,崇禎皇帝都沒允許。

薊州總兵白廣恩。他原是一位農民軍首領,最初跟隨著混天猴造反。後來投誠了明廷,屢立戰功,官職也一路上升。所以白廣恩的部隊戰鬥力和戰鬥經驗是相當高的。

而宣府總兵楊國柱、玉田總兵曹變蛟、薊州總兵白廣恩這三人,都是跟隨著洪承疇良久,或者是洪承疇對其有恩,因此,他們也是洪承疇的心腹大將。

此外,大同總兵王樸。其父王威,官至左都督。王樸以父蔭升至總兵官的。王樸的個人武勇沒話說,曾經幾騎砍殺了十幾位清軍,可他的指揮才能和形勢判斷相當拙劣,當年農民軍在詐降渡黃河,進入河南,就是在王樸身上打開缺口的。

不過王樸其人還有一個特點:他是被山西的晉商花錢推到總兵官的位置的。所以他對晉商的出關行商是不聞不問,並以此收斂了大量的錢財。導致了關外滿清的物資供應和情報收集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對此,王樸也是“功不可沒”的。

密雲總兵唐通。他先為宣化總兵,後為密雲總兵,一直護衛著京城,是崇禎皇帝所信任的一員明將。而且他在朝中的關係也是相當深厚。

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他們都是遼軍大將。作為本地的軍將,他們天然地與吳三桂抱成了團。不過因為他們不是祖家將的嫡係,因此與吳三桂既有合作,又有些小的分歧。

除了這八大總兵以外,在遼東還有援剿總兵左光先、遼東總兵劉肇基等獨立的軍將。加上吳世恭的汝寧軍,就形成了明軍主要的作戰部隊。

因為內容很少,吳世恭很快就翻閱完。聽說這宅院的主人常掌櫃還在門外等候,吳世恭就吩咐把他召了進來。他想趁著晚宴前的空閑時間,找個當地人了解一下遼東的情況。

“吳大帥!您能光臨寒舍,真讓小的是蓬蓽生輝。小的在這裏先恭賀大人旗開得勝,封公授爵。”不愧為做生意的,一見吳世恭,那常掌櫃就磕頭大禮拜見,並說出一連竄的恭賀話。

“起來吧!”這好話人人愛聽,於是吳世恭笑著虛扶道,“坐下!本官這裏有幾句話要問常先生。”(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