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別太心黑,有時間也多買不了。”張獻忠笑道,“那兵器質地雖好。可是賣的賊貴,我們可拿不出這麼多的銀子啊!”
“哦?是哪家賣的?惹得我們不高興,搶他娘的。”李定國立刻豎起了眉毛。
“還不是吳屠夫他家的?不知怎麼的,以前賣給我們零零落落的。這些天卻大方了起來,價也落了兩成。聽說他們在北麵和韃子幹過一仗,人死傷了不少,可能要多籌些銀子做燒埋銀吧!”張獻忠笑道。
“他家倒富,吳屠夫對自己的兵丁也是好。他們家打造的兵器更不錯。說實話孩兒也有些眼饞。”李定國也笑了起來。
這些日子汝寧軍之所以賣給張獻忠和羅汝才等農民軍兵器,不僅僅是為了賺錢,而且是支持他們再反。當然汝寧軍的商隊也把這情況封鎖著,讓張獻忠和羅汝才他們都蒙在鼓裏。
“暫時也別惹吳屠夫,他就是一個瘋子,如果動了他的人,他就會死咬著不放,算起來不合算。買他家的兵器,一方麵是他家的兵器確實不錯,另一方麵也是攀個交情。這山不轉路轉,說不定以後還有打交道的地方。你也約束一下弟兄們,讓他們對吳屠夫的商隊客氣一些。”張獻忠叮囑道。
“是!幹爹!”
就在明廷計謀已定,正忙於調兵籌餉之時,張獻忠即得到了密報,又從官府和明軍的跡象中感到了迫近的危險。於是他果斷地決定先發製人,於崇禎十二年五月初九日率部重舉反旗。
而明朝當地的官府和看守農民軍的明軍卻是毫無防備。雖然朝廷圍剿的命令早已傳達,但是以五省總督熊文燦為首的文武官員卻飽收賄賂,對朝廷圍剿的命令是三心二意。而農民軍對底層的那些明軍士兵也是大肆收買、拉攏,所以那些明軍失去了對農民軍最基本的警惕性,有些甚至為農民軍通風報信。
於是在張獻忠部的裏應外合之下,農民軍輕而易舉地占領了穀城縣城。知縣阮之鈾服毒自盡,巡按禦史林銘球被殺,而監軍道張大經和馬廷寶、徐起祚被迫投降。其中最可憐的是知縣阮之鈾,他向朝廷和總督熊文燦奏報了不下幾十份張獻忠詐降的奏章,可是一直是石沉大海,反而被熊文燦他們連連斥責。真是死了也有些不甘心。
之後張獻忠拆毀城垣,劫庫縱囚,吸納貧民入軍再次擴充了實力,然後立刻引兵向西。張獻忠在離開穀城時,他把官府上下大小官員向他索賄的名單、數字和時間,都詳細地寫在城內外的牆壁上,使百姓看清了明朝政治的腐朽,更證明了他造反的正義性。
而中原農民軍的戰火就這麼再次熊熊地燃燒起來了。(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