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那麼快!俺還要在親兵隊待上一陣子呢。”趙敢笑著回答道。
“那以後見你就要稱呼你為大人了。”
“程大哥!埋汰俺呢。再這麼說,俺都是您帶過的兵。”趙敢笑著客氣道,“有命在身,俺先走了。其實今天程大哥也有機會立功的,俺就在親兵隊等著您來了。萬勝!”
“萬勝!”周圍的兵丁也齊聲叫道。
直到走過了一段距離,趙敢才對身後的小隊隊員介紹道:“俺入伍時就是程大哥帶的,他很關心俺的,他可是俺的老上司了。”
與此同時,吳世恭正在護衛們的幫助下穿戴著盔甲。這副盔甲是工坊司特製的,渾身上下閃亮著銀白色的光芒,甲片與甲片之間也打磨得相當合縫,關節也相當靈活,顯得是特別的漂亮。就是穿戴起來比較麻煩,需要旁人來幫忙。
被一層層包裹起來的吳世恭已經有些流汗了。他抱怨道:“春寒料峭!春寒料峭!怎麼今年的春天這麼熱啊?”
“大人!”遲明在一旁笑著說道,“剛才小的到帳外走了一圈,外麵還是挺冷的。而且今天天色還挺陰沉,不算是個好天氣。可能大人身上穿戴得太多了,大人您就忍耐一下吧!”
“你們啊!好像就怕我受傷,恨不得用鐵塊把我包起來。裏麵的棉甲都穿了兩層,有必要嗎?有你們的保護,我遇不上什麼危險的。”吳世恭笑道。
遲明他們“嘻嘻“笑著,也不分辨,依然為吳世恭穿戴著盔甲。直到穿戴完畢,最後才為吳世恭披上了一件大紅披風。
吳世恭頂著滿身盔甲走了幾步,嘀咕道:“太沉了!”聽到遲明他們在低笑。吳世恭又開玩笑道:“今天人來瘋可要吃苦了。”遲明他們再也忍不住了,帳內響起了一陣歡快的笑聲。
“韃子那邊怎麼樣了?”吳世恭又問道。
遲明馬上收起笑容,立正稟告道:“探哨已回稟,韃子營中也升起了炊煙,今日他們也一定會出營作戰。”
“那也好!今天就與韃子做個了斷吧!”說完以後,吳世恭就率先走出了大帳。
天色雖已放亮,但厚厚的雲層依然把天空遮得嚴嚴實實。空氣中濕度很大,雖然是初春,但所有的人、馬身上都感覺到黏糊糊的。
汝寧軍和清軍對向行軍靠近戰場。兩軍都不斷地派出偵騎,遠遠地探察著對方的行軍。也不斷地驅趕著對方的偵騎。可是這時候卻極少發生偵騎之間的戰鬥,往往是一方躲避,另一方也就不再追趕,也許這就是大戰前的寧靜吧!
到了此時,也不需要什麼奇謀詭計了。雙方無非是擺好架勢,進行一場硬橋硬馬的戰鬥。所以也就老老實實地奔赴戰場列陣吧!
行軍時的氣氛相當沉悶。列陣的時間也相當漫長。可是相對而言,還是清軍的動作快一些。這也是騎兵多的好處,能夠迅速地展開部隊。
可是汝寧軍的動作也不慢,長年的隊列訓練使得汝寧軍的展開也是有條不紊,絲毫也不見紊亂,根本也不給清軍任何趁著自己的部隊還未完全展開而發起突襲的機會。
不過這時候的清軍心理優勢可就更加明顯了。人數占優。二萬三千對一萬六千;戰場的地理優勢,就是一片開闊地,利於騎兵衝鋒;列陣展開也比汝寧軍快一些。所以清軍也有些躍躍欲試了。
“王爺!是否派些兒郎挑逗一下明軍?”圖貝裏詢問多爾袞道。
圖貝裏的目的就是要派些清軍的騎兵到兩軍陣前耀武挑戰,幹擾一下汝寧軍的列陣展開。
如果汝寧軍真的被這些挑逗的清軍搞得陣腳大亂。清軍正好可以全軍跟進攻擊。這樣送上門來的大捷是不要白不要。
如果汝寧軍能夠穩住陣腳,那也最好把汝寧軍的騎兵給挑逗出來。如果能夠在兩軍陣前贏得這場小規模的遊鬥,對清軍的士氣增長也大有好處。還可以進一步消耗掉一些汝寧軍的騎兵,待兩軍正式會戰以後,也使得雙方騎兵的人數差距更大一些。從頭到尾,圖貝裏就沒想過清軍會在這場遊鬥中戰敗。
多爾袞皺著眉,一聲不吭,仿佛像是沒有聽到圖貝裏的問話。圖貝裏靜靜地等了一會兒,很熟悉多爾袞脾氣的他,就知道多爾袞已經默許了,於是他立刻向麵前的親兵隊長點了點頭。
一聲呼哨,二百多名清軍的騎兵立刻衝到了陣前。這些都是八旗和蒙八旗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單騎格鬥能力很強的旗丁,他們開始不斷地做起了挑逗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