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從容不迫的樣子,讓有些老兵就有些悲觀了:“看樣子今天要交待在這裏了。”可是這狀態已經沒辦法收腳了,他們隻能夠盡快速度地衝向了汝寧軍的方陣。
而在這時候,汝寧軍的騎兵等待在方陣兩側後方四、五百步的距離,而且除了李三河等幾名軍官,所有的騎兵都下了馬。有的還在給自己的戰馬喂食,看樣子好象不象是要參加戰鬥的樣子。
其實是因為夜襲,戰馬的體力消耗過大。汝寧軍的騎兵不能夠冒然地把騎兵投入戰鬥。要不然,多衝刺個幾回。這些戰馬都要廢了。
當農民軍的兵丁又衝進四十步的時候,站在方陣右前側的步兵團團長把手中的斧槍高高地舉起,而他身後的幾名親兵立刻齊聲吹響了銅哨。
隨著銅哨聲響起,前幾排原本豎舉長槍的汝寧軍兵丁立刻是放平了長槍。他們全部是左腳在前,身體微微地前傾,而右腳在身後用力,步幅不大,不過左腳始終是在前麵,就這麼一頓一頓的緩緩向前,但這樣的姿態是便於隨時發力和抵住對方。
眼見著兩軍的陣列就要相撞,在後麵的馬守應等人不約而同地緊捏了自己的拳頭。說實話,他們對於汝寧軍大威力的火器確實有些害怕。在與敵人還沒有接觸時,就被對方遠距離地打死在那裏,無論如何這都讓人感覺到不甘心和憤怒。
可農民軍卻並不害怕肉搏。這樣地廝殺和大明其他地官兵們不知道進行了多少場了,農民軍敢於拚命,而官兵卻沒有這覺悟,從來都是勝多負少的。
可是衝在最前麵的農民軍老兵卻有些心寒。他們發現對方的那些兵丁表情和眼神中,雖然沒有農民軍這樣的狂熱,但卻有同樣的堅定,甚至有的人還發出了嗜血的光芒。但是已經是麵對麵了,是死是活就這一回了。
雙方猛烈地碰撞在了一起,就在這瞬間,喊殺聲和慘叫聲同時的高昂起來,麵對平舉向前的長槍,跑在最前麵的農民軍兵丁們根本無法閃避,他們隻能是用自己地血肉之軀硬撞上去,即便是對對麵的槍林有所畏懼,想要後退,也會被身後地人擠上去了。
而且農民軍的裝備也絲毫起不到作用。這些老兵身上大多數都有從明軍中繳獲的棉甲和皮甲。但這些棉甲和皮甲都無法抵抗住長槍地穿刺。
農民軍的兵丁手中也有長槍,但長度卻遠遠的不夠,也有幾個動作靈活的衝進了長槍和長槍之間的縫隙,可當這些人狂喜著剛要舉刀劈砍身邊長矛的時候,卻被第二排,第三排長槍刺中了。
於是農民軍的衝鋒,就好像是一層層巨浪般,可汝寧軍的方陣卻像是巨浪中的礁石,不管海浪滔天如何地拍打,終究要在礁石上撞個粉身碎骨。(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