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八年十月十九日,汝寧軍大營議事堂內。
“……大人!這就是此月之彙總。”鄭淩終於結束了長篇報告,他看著吳世恭,就等著吳世恭的發問。
一旁的薛誌農和薛存義看了看鄭淩,心中都有些不是滋味。在《情報彙總》中,幾乎都是這兩個情報部門收集來的情報,可是在彙報中,卻總是鄭淩排在最後。雖然鄭淩的官銜還不如兩薛,可是從彙報的次序來看,鄭淩的位置已經隱隱高過了他倆。
吳世恭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先開口吩咐道:“大戰即起,以後三日一彙總,緊急事即到即報!”
“是!大人!”,“是,姑爺!”三人同聲答道。
“可知這次入豫陝匪確切人數?”吳世恭問道。
“經計算,不下三十萬。與上次入豫人數差不多,可其未入湖廣、山西,所以都集中到我們河南來了。”鄭淩回答道。
“三十萬!”吳世恭點點頭,“和上次一樣,裹挾後不下六十萬,我們再放寬一點,就以一百萬計算吧!能作戰的再以五一計算,進來了二十萬大軍啊!”
雖然這個數字有些嚇人,可是汝寧軍的軍官們神色都很平靜。因為軍令司按照以前的戰例計算過,隻要汝寧軍成建製,一個千人的步兵團就可以等於萬人的農民軍戰士。
當然,如果汝寧軍人數太少形成不了完整的陣形,那絕對不能夠以一當十的;而人數更多,形成完整的步騎炮陣形,那戰鬥力也就相差得更懸殊了。
所以隻要汝寧軍全體出動,夾雜著大量老弱婦孺的農民軍百萬大軍,也絕對不會是汝寧軍的對手的。而且現在又不是汝寧軍直接與農民軍作戰。其他的明軍都擋在了第一線了呢。
可軍官們平靜,鄧啟帆這些文官就有些坐不住了。確實,這百萬的人數也太嚇人了一些。
於是鄧啟帆就問道:“大人!可否部分動員?”鄧啟帆還算是冷靜的,他至少還沒有提出全軍總動員。
吳世恭笑著搖搖頭:“毋需如此,有南陽周副統領在足矣。後麵還有我們本部的人馬呢。一動員,生產影響、人心惶惶,反而是得不償失。還沒有到那一步呢。”
不過說到這裏,吳世恭突然想起了一個問題:“永利叔!我們現在總動員可以動員多少兵丁?”
“至上月底,除現役以外,可動員十四萬六千四百多。但其中隻有五萬八千人有著兵器。其餘的人都是些農具、木搶而已。”薛永利回答道。
“那我們工坊司的兵器供應怎麼樣啊?”吳世恭又問楊狗蛋道。
楊狗蛋連忙向吳世恭躬身道:“大人!現工坊司主要製造甲具、馬甲、火銃等,以此來裝備新設之軍。還有就是船用火炮和九磅、十二磅轟城炮很費人力,所以每月刀槍等兵器隻能夠產出八百件。”
“太少,起碼要二千。”吳世恭說道,“定下賞額。保證原有生產,普通兵器。加一百。就賞工坊司千兩。提出方法者另加賞賜。”
“諾!”楊狗蛋連忙領命道。
吳世恭又皺著眉頭在考慮,突然,一旁的張之恒插話道:“確實不可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