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汝州軍大營按軍規熄滅了燈火,隻有設在要道口的火堆吐著火焰,把漆黑的夜照得一片朦朧。可是在餘子璉的中軍帳內,卻是一片燈火輝煌。
“大人真是捷才!這又得詩一首,且詩義高潔,顯大人胸中宏偉,真令晚生羨慕不已啊!”
得到了在座名士的誇獎,餘子璉也忍不住哈哈大笑。不過他還是不斷地謙虛道:“過譽!過譽了!”
餘子璉在剿滅首股亂匪以後,他的汝州軍已經擴充到了六千多人。再加上玄默還奉送了一批兵器、甲具,著實讓半年前還無所事事的餘子璉感到了意氣風發。
所以得知陝西大變以後,餘子璉還是意氣滿滿地率領著汝寧軍返回汝州。而汝州城小,當然不可能湧入這六千多兵丁,於是餘子璉在城外設一大營並且全力整編、操練新收編的五千新兵丁。
可是沒操練幾天,卻傳來了巡撫玄默的噩耗,餘子璉頓時愕然了。可愕然以後的餘子璉頓時又雄心萬丈,他就想著立功,要做一位力挽狂瀾的名臣。
之後,餘子璉不顧燕兢等官員的反對,非但不把汝州軍全部撤入汝州城嚴陣以待,反而隻留下一千兵丁交與燕兢守城,之後他親自率領著汝州軍的主力,向著汝州西部而去,要去主動與再入河南的農民軍交戰。
而感歎自己的知州大人勇猛,汝州城內一些名士也隨軍而往,而餘子璉肯定也是大加歡迎。也許……也許餘子璉和那些名士是把打仗看成了一件例如狩獵般的娛樂活動了。
可是什麼事都不能去絕對!如果餘子璉的汝州軍真的戰鬥力很強大的話,那他這一行動倒也無可指責,因為還是那句老話——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嘛!
但是還有一個成語呢,那就是量力而行!而餘子璉的汝州軍又是哪種情況呢?
七月二十六日。汝州軍遇上一股近千人的亂匪,與之作戰,絞首一百二十多具。戰後,餘子璉立提拔十幾位作戰奮勇之兵丁,並各賞十金(十兩銀子)。再之後,卻斬殺軍中畏戰與不聽號令的新投首領和兵丁三百五十多人。
因為汝州軍擴充的太厲害,在短時間內根本消化不了,所以除了餘子璉首先編練的一千多兵丁以外,其餘新投的兵丁都是紀律渙散,有些仗著自己勢力大的首領甚至對餘子璉的命令都是陽奉陰違。因此。這次餘子璉就是要快刀斬亂麻般地把這些雜草去除。
所以這場首戰,汝州軍雖然是小勝,但戰後的戰損比卻讓人感到有些可笑了。
不過這麼一來,感覺到餘子璉賞罰分明的汝州軍兵丁皆是肅然,反而是把餘子璉的威信豎立起來了。
在休整了一天。彈壓了軍中騷動以後,汝州軍高速運動。在二十八日解圍一座被三千多農民軍圍攻的鄉間市鎮。在此一役。汝州軍上下奮勇搏殺,絞首八百多,俘虜近千,又是一場大勝。
在得到這市鎮內一百多鄉紳子弟家丁的投靠以後,餘子璉把那些俘虜也擇其精壯編入汝州軍,汝州軍在此時又一躍達到了六千人。
之後兩日汝州軍連有所獲。周圍小股的農民軍和亂匪已經不敢招惹這股明軍了。雖然絞首不多,但是有些散落在鄉間的流民開始投靠汝州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