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朝廷根本沒有去想要把吳世恭調離,另外調一個武官去帶領汝寧軍。不是那些朝廷大臣疏忽了,而是明朝的體製決定了隻能夠如此。
如果文官領軍的話。那麼調一位文官倒沒什麼。可是武官領軍,如果調一位武官,按照明朝的規矩,調離的武官將把他所有的家丁都帶走。也就是說,將把這支軍隊的軍官全部帶走了。而一下子沒有了軍官,任何強軍也立刻會變成了弱旅的。因此,除非武官把他的家丁骨幹都打廢了,一般朝廷是不會逮捕和處決戰敗的武官的,更不會隨便調動武官的。
這也是為什麼明朝武官保存實力的原因。這也可以從前麵吳世恭雖然被一擼到底了,但朝廷依然要其待在汝寧軍戴罪立功的原因。如果把吳世恭放走了,吳世恭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把汝寧軍的軍官全部帶走,因為那些軍官都是向吳世恭簽了契約的家丁嘛!都是吳世恭的私人物品。
而現在的吳世恭已經沒有官職了,所以罰俸、削官等處罰就毫無作用了,也隻有秋後算帳了。不過崇禎皇帝和這些大臣們也有些棘手,吳世恭沒了官職倒對他難辦了,除非吳世恭是犯了那些殺頭的大罪,否則的話,因為沒辦法處罰,隻能夠看著吳世恭為所欲為了。
可接下來幾份重量級的奏章使得崇禎皇帝和朝廷重臣更是下定了決心,再也不能夠對吳世恭放任自由了。
首先就是五省總督洪承疇的奏章。在這道奏章中,洪承疇對吳世恭是大發雷霆。洪承疇進入河南以後一路所見所聞,當然對汝寧軍的強悍有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就想把吳世恭和汝寧軍收歸帳下。
沒想到洪承疇立刻吃了一個閉門羹。吳世恭非但不主動尋找洪承疇,連洪承疇召集眾將到信陽議事,吳世恭都毫不客氣地拒絕了。
還不僅僅是如此,吳世恭還給洪承疇來了封最後通牒般的來信:警告洪承疇的大軍在汝寧府通過的時候,要嚴守軍紀。
這把洪承疇給氣了個半死。那位吳汝寧認為自己是誰啊?難道他以為自己是汝寧府的土皇帝啊?難道認為自己五省總督的官職號令不到……?
可洪承疇和幕僚一商議,發現自己這個五省總督確實號令不到吳世恭。現在的吳世恭已經不在官場了,官場上的那套等級對他就沒有用了,吳世恭根本沒義務要聽從洪承疇這位五省總督的命令。
而汝寧軍,也可以說是吳世恭在汝寧府地方招收的民壯,是個保衛家鄉的民間組織。讓他們保衛汝寧府可以,可要把他們調進剿匪大軍,那就要看汝寧軍的首領——吳世恭的心情了。(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