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吳世恭最痛恨的就是決戰了。現在這情況,對麵的農民造反軍肯定不會乖乖地列陣野戰的。麵對汝寧軍的火器和騎兵。他們一定會依靠大營並修建大量的工事與汝寧軍殊死搏鬥的。
不過就算雙方的兵力相差懸殊,就算汝寧軍是攻打堅固的大營,吳世恭也堅信自己的汝寧軍一定會獲得大勝。可這麼一來,汝寧軍也肯定避免不了重大的傷亡。
而這也涉及到了汝寧軍的另一個軟肋。
現在汝寧軍的每一名兵丁在參軍以前都受過基礎的軍事訓練。而吳世恭也統計過,要培養一名合格的兵丁,需要他們在護莊、護路隊裏,以及在汝寧軍軍中訓練長達將近一年的時間,而炮兵和騎兵這種技術兵種的訓練時間將會更長。所以每一位兵丁對於吳世恭來說都是相當寶貴的。
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更為主要的還是財政問題。
在這次出征以前,吳世恭連同鄧啟帆與內書房的那些賬房算了一筆帳。首先這次汝寧軍是全軍總動員,吳世恭估計此次作戰的時間將會在三個月左右。所以這雙倍軍餉的開支,就要多支付出近十萬兩銀子。
而另一個大頭就是傷亡兵丁的撫恤。雖然在軍官基金會中有專項的遺族基金,但汝寧軍自己怎麼樣也要準備好一批土地和銀子作為傷殘兵丁的撫恤,而這個極限就是汝寧軍的傷亡不能夠超過二千人。
可是就算這樣,汝寧軍在未來兩、三年內也著實要過些苦日子。汝寧軍的儲備金和四海錢莊的儲蓄也將要完全動用,可能還要向地方官府募集一些,向士紳大族借貸一些。在未來幾年中,擴軍是肯定不用想了,連這次作戰損耗的裝備和馬匹都很難補充。
當然也有一個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讓兵丁們放開手腳去搶掠,用搶掠所得替代那高額的軍餉。
可是這麼一來,汝寧軍長期培養的嚴格紀律將會蕩然無存;在地方上形成的良好口碑也將蕩然無存。連汝寧軍的向心力也將成為一個大問題。
現在的汝寧軍為什麼有著極強大的凝聚力,除了有著共同的利益以外,汝寧軍全軍還有著高尚的使命感和集體榮譽感。如果出現了象流匪、韃子和其他明軍一樣的搶掠行為以後,未來維係汝寧軍的將隻有利益了。
可是如果隻是比利益,汝寧軍怎麼樣也比不過朝廷和韃子,就是農民造反軍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至少他們也可以肆無忌憚地搶掠,那肯定也會消遙自在的多。那麼最後吳世恭練出汝寧軍這支強軍倒成為了為他人做嫁衣了。
更顯而易見的是,習慣了搶掠的汝寧軍戰鬥力也將會大幅度的下降。再怎麼說,一支一門心思作戰的部隊總要比分心搶掠的部隊強大的多。
吳世恭從來不會把自己的未來寄托在同僚和下屬的高尚品質上,尤其是他在前世還吃過這麼大一個虧。雖然吳世恭的想法有些陰暗,可是卻勝在保險。因此不到萬不得已,吳世恭絕對不會讓汝寧軍走上這一步的。
在先前的作戰中,汝寧軍對傷亡的控製就很好。一共才傷亡了二百出頭。由於都是獲勝控製了戰場,所以到現在為止,汝寧軍中陣亡和殘疾的兵丁才有六十幾人。
而原先吳世恭估計隻要耐著性子慢慢磨,最多隻要傷亡五百就能夠剿滅掉對麵的農民造反軍。可現在卻一下子變成強攻了,那傷亡的數字也將要完全失去了控製。而接下來還要與其他兩路農民造反軍作戰呢。(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