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好汝寧府的一位推官押送糧草到達盧氏,玄默立刻向其打聽吳世恭和汝寧軍的情況。而一聽介紹以後,玄默立刻被嚇了一跳。
汝寧軍發展到了現在,根本瞞不住本地官場的有心人,而這位推官也沒義務為吳世恭隱瞞什麼,所以他把自己所知的所有汝寧軍的情況告訴給了玄默。
汝寧軍的真實實力和龐大的產業肯定不可能讓這名推官全部了解,可這名推官總看得到到處所見的護莊、護路隊,也查得到汝寧軍占有和墾荒的田地大約有多少。
這名推官並不能分得清護莊、護路隊和汝寧軍正規士兵的不同,在他的眼裏,其實那些都是汝寧營的兵丁。而且他還很明白地告訴了玄默,汝寧營在汝寧府所做的就是在屯田。
可玄默一了解屯田的數量,好家夥,有接近二萬頃。那是個什麼概念啊?按照明朝兵丁的供給,起碼可以拉出二萬大軍,並且可以供應充足的糧餉。
玄默一下子就不淡定了,這時候的他才明白汝寧營的實力有多麼的龐大,也明白汝州大捷和南陽大捷是怎麼來的了。原來汝寧營的兵丁數量遠遠地超過兵部額定的數量啊!
玄默倒也沒認為吳世恭有異心,因為的明朝當時,朝廷就是按照兵額給你這些軍餉的,如果你這位武官有本事,多養兵也沒人管你。例如在遼東的關寧鐵騎。
再說,崇禎皇帝為了節省軍費,他也早就下達了聖旨,鼓勵地方民壯自力更生武裝起來保家衛國了。而吳世恭屯田的做法正好符合了這種情況。
再加上吳世恭的勳貴子弟身份和他的親屬都在京城,怎麼樣也看不出吳世恭的反意。不過為了保險起見,玄默還是詳細詢問了那名推官。知道了吳世恭雖然在汝寧府比較跋扈,但是也基本上與文官從來不打交道,就是吳世恭管理屯田的一些管事比較飛揚跋扈,擠兌著有些官員幾乎在汝寧府立不住腳了。
那名推官並不知道他口中的屯田管事,就是汝寧軍派出去的地方官員。因此,玄默聽了以後也基本上放下心來。
可是這些天玄默已經不是第一次為吳世恭吃驚了,在前幾天他也做了功課,詳細地了解了吳世恭的來曆和到河南以後的所作所為。當時他就大吃了一驚。
吳世恭的身份和在京城的事暫且不說,他到了河南以後,經曆過聖靈會亂民造反、己巳之變勤王並收複永平四城、登萊之亂平叛。還有疑似的汝州大捷、南陽大捷、剿滅豹子頭亂匪。這些仗幾乎全部都是大勝。
玄默知道,如果把這些戰功全部算上的話,吳世恭肯定能夠升上總兵,運氣再好一些,給個將軍號。甚至封個伯爵都有可能。
可吳世恭現在的官位是什麼呢?完全就是裸奔。玄默隻知道吳世恭曾經對尚方寶劍大不敬而得到過處罰,可那時候的吳世恭也隻是個都司。離總兵的位置還相差得很遠呢。
所以這裏麵一定有著貓膩。再仔細地想一想,當時的吳世恭和李兵備道在陳奇瑜的中軍帳中針鋒相對,那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於是玄默的腦海中就勾勒出了吳世恭的形象,一位能力很強,但對上司飛揚跋扈的武官模樣。但玄默反過來想了一想,立了這麼多的功勞。卻得不到升遷,那這名武官有些情緒也就情有可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