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農民造反軍撤退(2 / 2)

見到了農民造反軍做出了一副撤退的架勢,張彪低聲地問薛永利道:“大人,就看著他們撤下去嗎?”

這時候的薛永利心中是一片苦澀。剛才在結束戰鬥後粗粗地統計了一下。汝寧軍一共戰死了二百二十多人,受傷了二百七十多,而且很多受傷的兵丁都傷得很重,很可能致死致殘,以後也恢複不了了。

而受傷的人中,工兵團團長薛存義頭部重傷。他的左眼已瞎,人還處在昏迷狀態。要不是那名傷害他的農民造反軍兵丁用的是木槍的話,可能薛存義早就見閻王去了。

而我們現在先來分析一下這次戰鬥:

首先要看看汝寧軍的戰略目標:此次汝寧軍的戰鬥無非是要保證自己的控製區的安全。就算是他們大敗了農民造反軍,就算是他們收複了許多農民造反軍占領的地盤,明朝朝廷也不可能把這些地盤劃歸為汝寧軍駐紮,因為崇禎皇帝和任何一位大臣也不會容忍在中原腹地出現汝寧軍這個軍閥。

因此,就可以從戰略目標分析這次戰鬥的得失。當時汝寧軍先發製人,主動從自己的控製區出擊,要把農民造反軍打疼,讓他們不敢到自己的控製區附近活動。這個軍事行動無可厚非,最好的防守是進攻嘛!

接著,薛永利指揮的汝寧軍殲滅邢閻王和皮裏針的戰鬥打得是相當精彩。所有的軍事步驟都是可圈可點。但是到了這個時候,汝寧軍就有了輕敵的思想,他們開始偏離了原先的戰略目標了,汝寧軍想一錘定音,完全消滅張獻忠和羅汝才的農民造反軍,在短時間內完全消除農民造反軍對汝寧軍控製區的威脅。

隨著不斷地誘敵和挑釁,汝寧軍確實吸引住了目標,形成了與張獻忠和羅汝才會戰的局麵。

可是與農民造反軍那種裹挾了大量民眾的軍隊作戰,會戰卻並不是一種最好的作戰方式。因為農民造反軍可以肆無忌憚地用裹挾的民眾進行人海戰術,勝則大勝,敗則無所謂,可以再次裹挾,很難打擊到農民造反軍的元氣。

最正確的作戰方式其實就是不斷地糾纏住農民造反軍,即不決戰,也不鬆口。要知道農民造反軍裹挾了這麼多人,消耗的糧食可不是少數,所以他們總有一天會被你拖垮的。

舉個例:在三國時,曹操起家時用五千人馬,就采取這種戰法拖住了近百萬黃巾軍,最後逼迫得這百萬黃巾軍投降曹操。而曹操就用這些人屯田,並編練出了青州軍,以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霸業。

而汝寧軍已經從清水彎得到了五千多石的糧食,完全可以和張獻忠和羅汝才的聯軍周旋。當然,也就根本不要管那些俘虜了。可以保證軍隊的靈活性和糧草的充足。

但是話說回來,會戰也沒有問題。平心而論,就憑著汝寧軍良好的裝備和兵丁優秀的素質,對付張獻忠和羅汝才的近十萬農民造反軍,還是占有絕對的優勢的。殲滅戰不敢說,可擊潰戰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可是這時候薛永利的指揮又出現了幾個問題。(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