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難以忍受的叛軍(1 / 2)

不過,也象是很多經曆重要曆史時期的人一樣,他們並沒有感到身邊有什麼不尋常。當時的吳世恭也是如此。

崇禎五年的十一月二日,四門改裝的二磅曲射炮正式開始發射。在這一天,汝寧營共發射了二十發炮彈,其中十八發發射到了城內。而在第二天,已經矯正好的火炮,發射的三十六發炮彈全部發射在登州城水城裏或者附近。

在第三天……在第三天就沒有了。為什麼啊?這些火炮沒有炮彈了唄。當時梁輝購買這些火炮的時候,同時購入的才有三十四發炮彈啊。而在這段時間內,加緊打造也才增加了三十發,支撐不了這麼高頻率的發射了。

不過汝寧營的這次炮擊,卻給孔有德的叛軍帶來了極大的恐慌。應該說,汝寧營的這次炮擊的效果並不太大,最終才打壞了兩艘船的船底。不過因為損壞的船隻都在水城內,修複雖然有些麻煩,但並不是完全不可能修複的。

但是這樣源源不斷來自空中的炮彈,讓叛軍根本不能夠確定這樣的炮擊還要持續多久。要知道,長期的這樣射擊以後,所有水城裏的船隻,總有一天會被全部打爛打沉的。

而叛軍原以為在萬一登州城被打破以後,還有著乘船逃跑這一條退路,但現在就有一種被斷了後路的窒息感了。

對於叛軍來說,這種炮擊還帶來了一種焦慮,那就是無時無刻要防備著死神從頭頂上降臨。在明朝,沒有任何人有著防空的意識和訓練,叛軍也都不知道該怎樣防備這些從天而降的炮彈。

這也就象是二戰時期的英國,德軍的V1、V2飛彈其實對英國的人員和物資損傷並不大,但是這些飛彈卻給英國政府和群眾帶來了沉重的心理恐慌。以致於盟軍空軍的首要打擊目標,變成了德軍的那些飛彈發射基地一樣。

而在守城的這些天裏,與吳世恭那裏的安靜有些不同的是,孔有德已經安排了叛軍,四次從登州城西麵出城突圍,而這四次的出城突圍雖然都被明軍給打敗,但是也造成了雙方巨大的傷亡。

但是吳世恭來了這麼一場出乎意料的空中打擊,仿佛一下子把叛軍的脊梁骨給打斷了。他們不敢再出城了,立刻是龜縮在了城內,並且把火炮和重兵都調動到了登州城的南城牆。以此來對抗這個目前最大的威脅。

但是讓叛軍萬分難受的是,他們根本沒辦法阻止汝寧營的火炮發射。汝寧營的火炮因為是曲線發射,根本就不需要暴露出來,陣地也都設置在了山的背麵。所以叛軍架設在城頭的火炮,除了大發淫威發射了一通為自己壯膽以外。沒有給汝寧營造成任何的傷害。

現在也隻能夠出城拔掉汝寧營的這個火炮陣地了。先是夜襲。在第三天的晚上,一隊五百人的叛軍趁著夜黑出了南城。當他們摸到山腳下時。被早已做好準備的汝寧營是一頓胖揍。在丟下了八十幾具屍體以後。連汝寧營的打擊是從何而來都還沒有搞清楚,叛軍的夜襲軍隊就這麼灰溜溜地逃回了登州城。

叛軍的夜襲軍隊是不知道,他們才剛出城,就被汝寧營安排在城外的暗哨給發現了。關於夜襲和反夜襲,也是汝寧營重點的訓練科目。叛軍的夜襲完全就是在班門弄斧了。

接著就是強攻了。可叛軍的強攻更不濟了。當第五天早晨,叛軍的三千人馬開出南城以後。他們就是向前走了百十步,接著停下眺望了炮兵陣地的那個山頭幾眼,然後就一槍未發打道回府了。

這麼陡峭的山頭,又麵對著準備好的汝寧營。這怎麼攻啊?不見得就去送死吧。

不過汝寧營也被叛軍的夜襲和強攻給激怒了。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啊?在停了三天以後的再次發射時,一下子把這些天製造和到明軍其他各營搜集來的二磅火炮的炮彈是一打而空了。

沒了炮彈,接下來汝寧營又該怎麼辦呢?吳世恭想出了一個主意——打宣傳彈。在炮兵陣地上,除了那四門二磅的火炮以外,汝寧營還運上了幾門一磅的火炮,以備炮兵陣地的防禦之用。而現在,就要動用這些一磅的火炮了。

汝寧營的工匠在一磅的火炮炮彈上連接了一根繩索,再把這個繩索係上了一個封閉的木筐。木筐並不大,而且筐壁的木板很薄。在木筐裏裝滿了宣傳單。

而這麼短的時間內,書寫這麼多的宣傳單也不容易。吳世恭就再出了一個主意,在一塊木板上刻上宣傳的圖案和宣傳口號,接著再用這塊木板做模板,沾上油墨快速地在紙上印刷。

奇妙的是,版畫也就這麼發明了。看起來戰爭真的可以推動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啊!連藝術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