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解圍萊州城(1 / 2)

“吳三桂!?”吳世恭一下子驚叫出聲來。穿越到了明朝以後,終於遇上了一位除了魏忠賢以外的第二位曆史名人啦。不過這時候的吳世恭,首先想到的竟然就是……就是……就是陳圓圓!!!

這麼多年來,吳世恭安排人手暗自打聽,就是打聽不到吳三桂的下落,可沒想到今天他就突然冒在了自己的眼前,這正是意外的驚喜啊。那麼陳圓圓又在哪裏呢?吳世恭又忍不住在腦中歪樓了。

不過吳世恭冷靜下來一想,忍不住咧嘴一笑。這吳三桂看上去也就是個少年,估計他身上的毛也沒有長齊,那陳圓圓的毛也就不要說了吧。不過,怎麼……怎麼又想到了陳圓圓的身上去了呢?

看到了吳世恭笑得是十分詭異,一旁的劉澤清用手肘捅了捅吳世恭,接著附在吳世恭的耳邊小聲地說道:“在傻笑什麼呢?就算是你看不慣遼東鐵騎,就算是你覺得自己的功勞比吳三桂都大,你也不要在大帳前麵露出這副表情啊!被別人看見了不好。”

“不過依著老哥我看,也隻有你才稱得上是少年英雄,那吳三桂也就是被遼東軍捧出來的。你也別往心裏去。”

吳世恭立刻接受了劉澤清的好意,對於劉澤清的誤會也沒有解釋,他倆就笑著閑聊著回到了自己的大營。

回到自己的帳篷裏以後,吳世恭就琢磨開了。自己知道的這個時代的四位曆史名人都出現了。不提陳圓圓,魏忠賢、崇禎皇帝、李自成和吳三桂。因此,應該自己穿越的就是原來的那段明朝曆史。

可是曆史進程自己卻根本不了解,比如說現在的這場莫明其妙的孔有德登萊叛變,自己在前世就完全不知道這件事。不過那也沒什麼,隨波逐流自己努力吧。

不過吳世恭也分析出了一個好消息:既然吳三桂已經出現了。那麼證明他放清兵入關的時間也不會太遙遠了。然而今天所看到的吳三桂的年紀又太小,自己所知他在遼東軍的地位也不是特別高,因此,到他掌管一軍駐守山海關的時間也不會太近。

那麼留給吳世恭的時間還有一些,就算是十年吧。打個八折,八年。隻要自己在八年的時間內掌握了足夠的實力,那麼在天下群雄的紛爭中,還是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的。

而自己在短短四年的時間內,白手起家把汝寧營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再有個八年。達到自己的目標也不是遙不可及的。

吳世恭是不知道,在不知不覺中,隨著他的勢力的增強,他已經把自己的目標從保住家族的安危,提升到了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了。

不過不抓緊時間也是肯定來不及的。軍隊要擴充到多少呢?起碼要有個三、五萬吧。而且要隨時動員起十萬大軍。可這些軍隊的軍餉和物資供應又該怎麼辦呢?自己汝寧營又要到哪裏開發新的財源呢?地方官府的挾製又該用什麼辦法打破呢?……

反正吳世恭是越想越多。他罕見地失眠了。直到半夜,吳世恭才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在遭受了沙河大敗以後。孔有德的叛軍最後隻收攏了一萬一千多人。但是叛軍並沒有傷筋動骨。除了損失了八百多名老遼軍以外(基本上都是吳世恭的聯軍給消滅的),其餘的老遼軍、騎兵和火炮等武器都平安地撤了回來。

孔有德做事也很果斷,他知道現在的叛軍可能要遭受明軍的兩麵夾擊,也不現實再圍困萊州城了。於是他和圍困萊州城的李九成軍彙合,啟起所有的火炮,聚集了二萬五千多人。撤到黃縣這一線去了。

到了黃縣以後,孔有德又收攏了在黃縣一帶四處掃蕩的叛軍騎兵和戰車,又聚集起了八千多人,再加上萊州開來增援的六千多人。共四萬叛軍,號稱十萬大軍,準備著下一次的和明軍的決戰。

而明軍在休整了一天以後,依然由遼東軍和聯軍為先鋒,先開往萊州城解萊州城之圍。這時候的明軍就共有五萬三千人馬,二萬多民夫,號稱二十萬。

這次解圍之戰就根本沒有發生任何戰鬥,隻是在一路行軍之時,看到了兵禍以後帶來的一片淒涼。

可是當八月五日,遼東軍的先導騎兵開到了萊州城之下時,萊州城不管怎麼樣,就是不開城門。而當遼東軍和聯軍的大部隊來到以後,萊州城還是不開城門。

萊州城內的官兵,根本就不相信城下明軍的身份,這也要怪那些遼東軍先導的騎兵,為什麼當時他們叫門的時候要用遼東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