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要鬧就要鬧大(2 / 2)

“如果就靠我們這些人,怎麼樣也不會有個好下場。起碼我們手下的兒郎可以投降朝廷,我們在座的這幾位,腦袋卻肯定保不住的。”

“要有活路,隻有鬧,往大裏鬧。擴充我們的實力,多打下幾個城池,最好把朝廷的軍隊都打垮那麼一、兩支。這樣讓朝廷看到了我們的實力,我們再托著孫大人向朝廷表一下被招撫的決心,那麼我們弟兄還可能保存下來。”

那些軍官聽了孔有德的話,確實感到有理。因此,他們立刻就下了決心,把這次嘩變先往大裏鬧了起來。

要知道孔有德是騎兵參將,他率領的隻是騎兵和輕步兵隊伍。而孫元化除了派出了孔有德這支軍隊以外,還派出了重炮部隊,當時這支重炮部隊就駐紮在孔有德軍隊身後幾十裏的新城。

而那重炮部隊的軍官和兵丁當然也是遼東東江鎮明軍,孔有德立刻派人和這支重炮部隊聯係,毫無意外,那支重炮部隊也加入了這場嘩變。

而孔有德這些東江鎮的軍官的出身是什麼啊?他們以前都是毛文龍的部下。毛文龍的東江鎮從幾百人在幾年內發展到幾萬人,這擴充軍隊的那一套肯定是玩的得心應手的。

於是孔有德打開了吳橋縣的大牢,收羅了一些當地的亡命之徒和地痞無賴,再加上孔有德分發糧食,山東也連年大旱,民間有大量的流民投靠。孔有德的勢力立刻象氣球一樣膨脹了起來。

接下來,孔有德轉身進入魯西南地區。他們接連攻陷陵縣、臨邑、商河的諸多州縣,在魯西南地區大肆掠奪,這些士兵也正式變成了土匪。而孔有德的軍隊也膨脹到了五千多人。

而魯西南地區,已經很靠近山東的首府濟南城了。再加上孔有德活動的地區就在南運河的附近,因此,對於孔有德的這支軍隊,朝廷和山東官府肯定不可能無動於衷。

匆忙之下,山東巡撫餘大成搜羅了濟南附近明軍和漕運軍隊共八千餘人去剿滅孔有德的軍隊。這時候餘大成還以為孔有德還隻有近兩千人呢,他根本不知道孔有德軍隊的真實實力。

而孔有德的軍隊戰鬥力是相當強悍。不說他的核心兩千人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了,就看看火器專家孫元化武裝給他們的裝備吧!

西洋大炮和中炮有九十幾門、鷹銃一百多支支、鳥銃一千多支,炮手還配備手銃,這樣火器幾乎達到了人手一支。更為了適合近戰,每個兵丁還裝備一把鋒利的日本刀。

從這支軍隊的火器火力來說,可能比吳世恭的軍隊還差一點。可從火器的擁有量來說,他們在當時的全世界軍隊裏,也是遙遙領先的。

因此。這場戰鬥的結果就是毫無疑問的。根本沒有費什麼氣力,孔有德就把那支明軍打了個大敗。

接下來就是連鎖反應了。雖然孔有德的軍隊還在濟南府附近活動,可是潰兵、流民、土匪,再加上在山東永遠也不會安分的白蓮教挑動,這動亂的局麵立刻沿著運河,向山東全境蔓延開來。

而又因為明軍戰敗,濟南城立刻關城門嚴防死守,他們除了派出信使到京城向朝廷報告孔有德嘩變的消息以外,也根本顧不得山東的其他地區了。

而山東其他地區的地方官府,看到城池外一片動亂,又傳來各式各樣的謠言,還沒有上級官府的指令,因此,整個山東官府立刻處在半癱瘓狀態。

而朝廷接到孔有德軍隊嘩變的消息以後,卻認為這不是一件大事,因為麵對軍隊的嘩變,整個明朝朝廷中的大臣,都已經成為了熟練工。

再加上首輔周延儒知道孔有德是孫元化的人,為了保住自己的這個心腹,他就向崇禎皇帝提出,要力主招撫孔有德的軍隊。

因此朝廷就敕令了山東、登萊兩巡撫迅速解決此事,按照朝廷的經驗,隻要糧餉發足,並不追究責任,這次兵變應該就很快能夠解決的。

可這個命令卻讓再次集合起來要剿滅孔有德的山東明軍是無所適從,他們隻好猶猶豫豫地待在原地,看著山東動亂的局麵一步步地惡化下去。

而我們的主人公吳世恭卻在這時候根本就不知道這種情況呢。他還在絞盡腦汁想著怎麼樣從遼東逃回來呢,根本就不知道在他北上的時候,會莫明其妙地遇上這場戰爭。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