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時候的吳世恭心中,掌控不了自己命運的感覺又回來啦。
在當時,當吳世恭知道新皇帝就是崇禎皇帝的時候,他經曆了穿越以後,第一次不能夠掌控自己命運的心路曆程。
當時的吳世恭,倒不是最擔心崇禎皇帝因為嶽父薛濂和自己魏黨的身份,來找他們一家來算帳。他最擔心的就是兩件事:一件就是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李自成再大殺勳貴;另一件就是:吳三桂叛變,放後金軍隊進入山海關,最後滿族統一中國,建立清朝。
因為無論這兩件事發生了哪一件,作為與朝同休的陽武侯薛家和恭順侯吳家都會全族覆滅。
而吳世恭千方百計離開京城,到了歸德府以後。吳世恭幾次不引人注目地派人出去打聽過。可那些人回來都稟告說:根本就沒有聽說,現在有名的人物中,有“李自成”和“吳三桂”的名字。
不過到了現在,吳世恭在千戶所苦心經營了近兩年的時間。隨著千戶所堡壘的完全建成,吳世恭又拉起了二千人出頭的武力,吳世恭終於有了不止一點兒的自信了。
在吳世恭的心中,憑借著自己的這些資本,吳世恭總算是可以在明末動蕩的年代裏,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全家的安危了。
可是今天這個親兵說的話,卻一下子把吳世恭的心,拉到了深淵裏。怎麼沒有李自成,韃子就打到京城啦?怎麼沒有吳三桂,韃子就從山海關入關啦(吳世恭根本就不知道後金軍攻入內地可以不通過山海關)?怎麼韃子打到京城,是女真人和蒙古人一同打過來的啊(吳世恭也不知道,後金軍一向是滿蒙組成的聯軍,到了後期,還有漢人的漢八旗和朝鮮附庸軍呢)?
現在的吳世恭,感覺自己好象是在夢中。難道自己穿越的這個大明朝,不是自己在穿越前,曆史上的那個大明朝啊?
想在的吳世恭是十分的不自信。但是,吳世恭的心理調節能力確實很強。他想道:“不管怎麼樣,自己還是先到歸德府城,找趙銘老頭了解清楚情況再說。”
於是,吳世恭就對這個親兵說道:“你稍等一會兒,等本官換了官袍,再一同去府城。”
見到吳世恭答應了下來,跪在地上的那個親兵是長舒了一口氣。
吳世恭帶著護衛,在當天晚上就快馬加鞭地趕到了府城中的歸德衛衙門。而聽到吳世恭到來的消息以後,趙銘老頭是一反常態,帶領著歸德衛所有千戶以上的武官,親自到衙門口來迎接吳世恭的到來。
見到這個反常的場麵以後,吳世恭在心中暗暗叫苦:“壞嘍!看樣子這趙銘老頭要把我的千戶所作為主力嘍。”
可是在衙門口說話也不方便,吳世恭就隨著趙銘等人來到了大堂。一邊走,吳世恭就一邊決定了:等會兒商議的時候,自己絕對不會動用自己的兵力的。就是花上一大筆銀子,我也要從其他千戶所砸出一些勇夫來。
吳世恭就是想著保存自己的實力呢。可是,吳世恭還是想的太樂觀了。
進入大堂以後,趙銘給吳世恭一一介紹歸德衛的其他武官。所有人行禮寒暄以後,大夥兒終於落座開始議事了。
首先趙銘說道:“眾位有的可能已經知道,有的可能還不知道。在十天前,韃子已經打破長城的關口進入內地啦。現在可能已經打到了北京城。皇上有難,詔令天下勤王。而巡撫大人和監軍大人也下令給咱們歸德衛,要衛裏出兵一千五百兵丁,擇日開赴京城勤王。眾位有何見解呀?”
說完以後,趙銘環顧四周。但是所有的武官都不開腔。誰這時候會做傻子當出頭鳥啊!
見到自己的話沒有得到互動,趙銘就有些尷尬啦。沒辦法,直接點名吧。他跳過了其他武官,直接問吳世恭道:“吳千戶,你有什麼看法啊?”
吳世恭一聽趙銘的問話就火了。怎麼樣啊!趙銘這些歸德衛的土著就想要欺負我這個外來戶啊?吳世恭一下子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不過,得罪同僚的話,吳世恭也不會說出口來。
吳世恭反問道:“趙指揮。河南這麼多的戰兵怎麼不去勤王?憑什麼我們歸德衛這些地方上的軍戶要去勤王啊?”
趙銘被吳世恭反問的更加尷尬了。這時候,趙銘的心中也是窩著火。這次河南不動用戰兵,而動用地方上的軍戶去勤王的理由,其實趙銘心中是很清楚的。
河南地處中原,本來就比較安全,戰兵也不多。又因為河南的藩王太多啦。為了怕那些藩王造反,所以這次留守很多戰兵來監視那些藩王的舉動呢。
而且,這不僅僅是河南各級衙門的主意,而且是崇禎皇帝和朝廷的直接命令。可是,去勤王的河南兵力又不能夠很少,所以,河南各個衛所的軍戶,就這麼倒黴地被推到了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