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哭笑不得的剿匪(1 / 2)

秋收後的某一天,吳世恭在千戶所堡壘裏,收到了縣令餘子璉派來的衙役傳來的口信:讓吳世恭到縣衙裏去議事。

知道了餘子璉當了縣令以後,吳世恭和餘子璉就是當著對方不存在似的,老死不相往來。誰也不願意給自己心中添堵。

而這次餘子璉主動派人來找吳世恭,並且派的是縣衙裏的衙役,而不是餘子璉身邊的小廝,那就肯定是有公事要商議。吳世恭也不敢怠慢,連忙穿好官袍,帶著護衛,隨著這個衙役到了縣衙。

可一見麵以後,餘子璉就根本沒有和吳世恭有什麼廢話,他扔給了吳世恭一份公文,說了句:“吳千戶就按照公文的要求,好好辦事吧。”接著就轉身進內堂離去了。

吳世恭拆開公文一看,這公文是河南巡撫衙門和歸德府衙門聯合發給地方上各衛所和駐軍的公文。公文上的內容大概意思就是:鑒於聖靈會亂民造反以後,散落的那些亂民很多落草為寇,造成了土匪猖獗,所以要求各個衛所和駐軍,在今年冬季,在自己的防區內進行聯合剿匪的行動。

看了這個公文的內容以後,吳世恭是在心中大罵:自己現在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押送商隊的護衛費用。如果那些土匪都剿滅幹淨了,那也就沒有人來雇用自己押送商隊了。自己好不容易平衡了收支,沒想到現在又出了這麼一個妖蛾子。

不過,匪盜猖獗,官府命令剿滅,這也是一個很合理,很正常的命令,自己也根本不可能去違抗。所以,吳世恭還是決定,回去找些人商量一下,看看有什麼好辦法可以陽奉陰違。

回到千戶所堡壘以後,吳世恭把自己的主要頭目都召集了過來,讓大家群策群力想個好辦法。

那張學斌首先說道:“東家,其實這事也不用過分擔心。公文中雖然說是聯合剿匪,但學生認為還是以前的各人自掃門前雪的那一套。東家也就是要剿滅本縣的土匪而已。而東家押送商隊的那兩條路線上,在本縣的土匪卻並不多,那些土匪都是在其他武官的防區內的。這麼多年來,他們那些武官都沒有剿滅幹淨這些土匪,這次剿滅也肯定沒有什麼效果的。”

聽了張學斌的話,吳世恭點了點頭,稍微放下了一點兒心。張學斌說的也確實如此。鑒於吳世恭的威名,在千戶所堡壘附近,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土匪敢來落腳和搶劫了。本縣的那些土匪,也基本上都在本縣邊緣的一些地區裏。

接著鄧啟帆又出了一個主意:“大人,學生這裏倒有個想法。既然大人要剿匪,那就大張旗鼓地去剿匪。隻要大人把剿匪的消息放出去以後,那些土匪也有腳,他們一定會忙著逃跑的。到時候大人就這麼出去晃一圈,也算是應付了差事。而那些土匪在大人回來以後,還不是一切照舊啊。這也就是養寇自重啊!”

吳世恭聽了更是連連點頭,鄧啟帆的主意更不錯。真是一人計短,倆人計長啊!就這麼辦。於是,吳世恭立刻讓張學斌寫了兩份公文,分別派人遞交到縣令餘子璉和歸德衛指揮趙銘這裏。

在公文上,吳世恭詳細寫明白了自己將在一個月以後,也就是十一月六日進行本縣的剿匪行動。並且,吳世恭在公文中,還詳細地把自己的行軍路線和剿匪計劃都交待了清楚。另外,吳世恭還派人到縣城貼滿了布告,宣布了自己將要去剿匪。

吳世恭就不相信了:那些土匪在官府和縣城中,就沒有什麼眼線了嗎?他們肯定會得到自己剿匪的消息的。一些神通廣大的土匪,甚至可以從官府中得到自己的行軍路線和行動計劃。

到了那個時候,這些土匪隻要避開自己的軍隊,就可以保存了下來。而吳世恭也就是進行一次武裝行軍,這也算是執行了上級衙門的剿匪命令了吧。

可是吳世恭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在縣城裏貼的那些布告,卻給吳世恭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因為這些布告是按照明朝剿匪布告的公開格式所寫的,這布告的大概內容就是:

首先當然是冠冕堂皇地訓斥了土匪的一些惡行,接著讓這些土匪迷途知返,接受朝廷的招安,朝廷也對他們以前所犯下的罪行既往不究。否則的話,則朝廷將派大軍給予這些土匪雷霆一擊雲雲。

本來布告上的官樣文章,吳世恭這些人都覺得不應該有什麼問題。可是沒想到,恰恰是這張布告,卻給了那些知道布告內容的土匪以很大的震動,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這要從明朝土匪的構成來說起。在明朝,土匪一般分為三種:一種就是平時務農,閑時為匪的半土匪。這些土匪大多數其實都是由地方上的土豪劣紳供養的,也談不上是什麼真正的土匪。當然,把這些土匪從老百姓中尋找出來,也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