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近四十天的建造,千戶所堡壘的內圍牆,以及吳世恭的住宅和護衛們的營房,還有馬廄終於建造好了。吳世恭立刻就把住在小鎮上的人和馬都搬了過去。
搬到了千戶所堡壘以後,為了慶祝喬遷之喜,吳世恭接連和趙如雅胡天胡地了幾個晚上。
那天早晨,吳世恭吃完了早飯,正心滿意足地叼著根牙簽,哼著小曲,到外麵去參加騎術訓練呢。
一邊走著,吳世恭心中一邊還想著:“這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啊!等過了幾天,把那兩個丫頭也收了,那就更完美了。不過可惜了那個李馨,那小姑娘水靈靈的,長的倒確實不錯,就是要回老家嫁人了……”
吳世恭想道這裏的時候,正好走到了圍牆的門口,一下子看到前麵有個蒙著麵紗的女子向他走過來。
那女子看到吳世恭以後,雖然看不到她麵紗下的表情,可是她的眼睛已經彎成了月牙狀。這女子不是李馨還是誰?
吳世恭驚訝地發出一聲大叫,人也退後了幾步,靠在了大門邊上。
看到吳世恭這麼一副見了鬼的表情,李馨立刻收起了笑容,秀眉馬上豎了起來。她走到吳世恭麵前,狠狠地連踢了吳世恭幾腳,接著“哼”了一聲,頭也不回地向內宅裏走去。
吳世恭這時候還沒有從驚魂未定中醒過來,他的心中還想著:“這男人,都是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所以,剛剛我看到的一定是個幻覺。”
但是,吳世恭的臉前又突然出現了書墨那張笑臉,一下子把吳世恭拉回了現實中。書墨討好地叫著吳世恭:“少爺,小的回來啦!”
吳世恭胸中的火氣就上來了,對書墨怒罵道:“你這小子是怎麼辦事的?這麼個小事都辦不好啊?”
書墨立刻很委屈地回答道:“少爺,不是小的辦事不力。李姑娘回來是有緣由的。”於是,吳世恭就讓書墨把來龍去脈好好地給講清楚。
原來,那書墨對自己的少爺安排自己送李馨回常州老家,本來在心裏就有些不願意。
在書墨的看法裏,他就是認為:那李馨已經落在少爺手裏一年多了。不管那李馨願不願意,少爺有沒有把李馨收了房。既然少爺把李馨買了下來,那李馨就是少爺的人。而少爺竟然尊重李馨的意見,把李馨送回常州老家去成親。這做法簡直是太婆婆媽媽了。
書墨當然不會在吳世恭麵前表達出反對意見,可是,他的心裏腹誹幾句自己的少爺,那也總是免不了的。
其實這一點,也是吳世恭讓周圍男人最詬病的缺點之一。當時在大明朝,就是男尊女卑這個社會風氣。
而吳世恭是來自於現代。雖然他的大男子主義也很嚴重,但是,他起碼會把女人平等看待,聆聽她們的意見,尊重她們的意願。不過,吳世恭這個缺點,在他身邊的女人看來,反而是他身上最大的優點。
但是,李馨到了常州以後,根本沒想到自己的三叔給自己安排的這麼一場親事。
李馨的家族在常州當地,是一個中等的家族。但是由於出了李禦史,也就是李馨的父親這麼一個高官,因此,李馨家族也躋身到常州一流的家族行列中去了。
不幸的是,李禦史突然獲罪,並且在詔獄中暴斃,這家族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家族的地位也直線下降。
正在此時,常州的一個頂級官宦世家——周家,聽到了李馨已經寄信回家,並且將回常州的消息以後,就向李家提出了親事。要迎娶李馨。
那李馨從小就素有豔名,而且還有個男人都懂的——高官的女兒這個因素,所以,周家提出:不僅讓李馨嫁給周家的直係,而且將讓李馨做正房。
但為什麼那直係後麵沒有“子弟”這兩個字呢?因為,迎娶李馨的是周家的直係……老太爺!?
既然有老太爺這三個字,那麼這個周老頭的年齡肯定超過了六十歲。那周老頭的正妻正好去世沒有多久,也不知道那個周老頭的心裏是怎麼想的,他把續炫的目標對準了李馨這麼個小姑娘。
當周家把這個想法通過媒人和李家一說,雙方是一拍即合。李家的族長,也就是李馨的三叔立刻決定,接受這門親事。
在李族長的眼裏:李馨這個李家的女子,為了家族的利益,犧牲一下自己,那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再說,李馨嫁到周家,也是正妻的身份,也不委屈了李馨。至於年齡差距,大明朝的婚姻中,從來沒有把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問題。
但是,多少有些擔心,李馨對這門親事的抗拒。所以,在寄到京城給李馨的信中,隻告訴了李馨有這麼一門親事,而並沒有告訴李馨要嫁給周老頭。
李馨其實也是很高興地回到常州的。可是,一回到自己家,就知道了這麼一門親事,她的心裏肯定是一百個不願意。可是,李馨自己隻有幾個幼弟,李家現在的族長又是她的三叔。在當時明朝的婚姻的道理上,她的三叔完全可以為李馨的婚事做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