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虛驚一場(1 / 2)

在吳世恭準備出發的時候,客棧的掌櫃帶了一個人找到了吳世恭。那人自我介紹說:他叫袁行山,是個行商。這次也正好要從濟寧販運一批貨物到歸德。他想和吳世恭結伴而行。

吳世恭就覺得很奇怪,連忙詢問原因。

袁行山向吳世恭說道:“大人,雖然現在還算是太平年分,但是,總有些小毛賊會劫持人少的商隊。見大人人多,小的才想著一同前往歸德的。望大人允許。”

那客棧的掌櫃也在一旁幫忙勸說:“這袁掌櫃是常來常往的,小的可以向大人作保。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吳世恭問了一下,袁行山有多少人車?那袁行山告訴吳世恭:車就十幾輛,人也就是二十幾個。

吳世恭想了一下,那袁行山的人車也不多。再說,自己是到歸德做武官的,保障地方的平安,也是自己的責任,所以也就答應了下來。

不過,袁行山所說的情況卻引起了吳世恭的重視。和薛永利商量以後,所有的護衛都全副武裝,穿上了棉甲。吳世恭也穿上了那件內甲,帶上了那兩把手銃和日本武士刀。

其實,吳世恭有些神經緊張了。在當時,雖然天下已經有些亂相,但是劫匪一般不會搶劫官府中人的車隊。因為,搶劫一般的商人,可能官府為了自己的政績,會隱瞞下來。但是,搶劫了官府中人,那官府就一定會全力追捕的。

當然,這也是袁行山找到吳世恭結伴的主要原因。

在出發後,袁行山告訴吳世恭:從濟寧到歸德,如果急著趕路,需要三天時間。但是,如果悠著點趕路,那就要四天了。

出於緊張狀態下的吳世恭當然選擇急著趕路了。但是出乎吳世恭意料的是,一路上連個小毛賊的影子都看不到。

在一路上,吳世恭詢問袁行山,歸德的情況。那袁行山說的情況,和薛永利說的是八、九不離十。不過,他告訴吳世恭,歸德這地方有兩個地方需要特別地注意。

一個就是,在歸德的鄉間,大的士紳都擁有很多大莊子。這些莊子的實力都很強,連官府都沒有能力完全控製住他們。因此,如果吳世恭到歸德做官以後,一定要和擁有這些大莊子的士紳們搞好關係。起碼不能夠得罪他們。否則,在很多事情上,吳世恭都會寸步難行的。

另一個就是,在歸德的府城和縣城周圍,盜匪倒還不常見。但是在鄉間和山裏,盜匪的數量就比較多了。很多村莊,包括一些莊子裏的莊丁,他們在農忙時節務農,在農閑時節可能就變身為盜匪了。

袁行山提醒吳世恭:如果吳世恭有事到了鄉間和山裏,一定要注意這種情況,時刻保持自己的警惕。

吳世恭聽了袁行山的話以後,心想道:“沒想到現在的大明朝,都已經這麼亂了。”

其實,吳世恭是不知道,在古代,中央政府的政令,最多也就是傳達到縣這一級。而在鄉間,基本上都依靠民間有威望的士紳來管理。因此,對於地方上的士紳,官府也會盡量籠絡的。

至於盜匪問題,官府的態度基本上就是,隻要你不打城池,那官府也就眼開眼閉。這就造成了,民間的富戶,向盜匪們上繳保護費,以求平安。甚至有些膽大的士紳,公然支持,甚至養一批盜匪,為自己牟取暴利。

而盜匪也需要他們運送給養,銷贓。他們也就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

等到第三天。一清早,吳世恭就出發了,想抓緊時間趕路,在晚上歸德城門關閉之前,進入歸德城。

可是走了沒多久,路上就起霧了。那霧是越來越大。吳世恭見情形不對,就讓車隊停止了前進,讓隊伍盡量地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