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原林丹汗的直屬部落,察哈爾部與清軍交鋒過多次,雖然現在的察哈爾部也臣服於滿清,但仇恨也不會消失得太快。因此,察哈爾部與科爾沁部的關係就很差。而同樣是這個原因,所以當科爾沁部戰敗以後,科爾沁部也不會把漢軍來襲的消息去主動通報給察哈爾部。
因此,當飛馬鎮轉向西北,察哈爾部依然是毫無防備。幾個在邊界處的小部落也同樣被飛馬鎮一掃而空。
而清軍在察哈爾部駐紮有二千八旗兵。因為這些八旗兵要“保衛”林丹汗的後人——察哈爾可汗額哲,實際上就是要看管住的意思。而察哈爾可汗額哲其實已經變成滿清手中的傀儡了。
所以當邊界上幾個小部落被剿滅的消息傳過來以後,實際掌權察哈爾部的清軍參領也發布了命令。滿蒙軍隊也是分兵兩路。一千八旗兵“護送”著額哲全家往後方逃,而那參領自己則帶著餘下的八旗兵,以及察哈爾部的大軍,迎戰到來的飛馬鎮。
而沒有了察哈爾可汗額哲率領,對滿清的統治也是三心二意,再加上也麵臨著放牧季節,牧民難以召集的問題,此戰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月二十九日,飛馬鎮在察哈爾會戰中大敗滿蒙聯軍二萬七千騎,斬殺、俘虜滿蒙士兵超過了一萬。並繳獲了察哈爾部金銀財帛超過三十萬,人口一萬三千,馬四千餘匹,牛羊數超過十萬。而指揮此仗的清軍參領被飛馬鎮擊斃。
這一場輝煌的勝利,震動了整個蒙古大草原。尤其是在此戰過後,隨同飛馬鎮一起戰鬥的蒙古牧民,都分配到了不菲的戰利品,使得被俘虜、抓獲的那些蒙古牧民都是踴躍參軍,飛馬鎮的蒙古協同軍一下子擴充到了六千多騎。
而且當飛馬鎮在察哈爾部王帳所在地駐紮休整時,包胡爾察也開始了他的政治活動之旅。同樣的,當包胡爾察得知大平朝皇帝吳世恭,他“具有”黃金家族血統的時候,包胡爾察也是大喜過望,立刻在蒙古人中展開了淩厲的宣傳攻勢。
包胡爾察宣稱:要驅逐額哲這個偽汗王,迎奉大平朝皇帝吳世恭為蒙古各部落的可汗。他還宣傳道:大平朝皇帝陛下是來拯救蒙古各部落的,不讓他們再受滿清的欺壓和統治。隻要奉大平朝皇帝為蒙古新可汗,蒙古各部落也將重新成為天下的一等民。
你也別說,這個宣傳就相當有效了。本來就是被漢軍擊敗,就算是參加了蒙古協同軍,那些蒙古人也感到自己是低人一等。可現在聽了包胡爾察這麼一宣傳,好像大平朝的皇帝就是蒙古人,而且是血統最高貴的黃金家族,被他統治,那也沒什麼丟臉的吧!所以那些蒙古人都是立刻心安理得了起來。
而且這個宣傳也逐漸地向外傳播,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甚至讓楚格他們都有些哭笑不得的是,竟然附近有幾個小部落,他們在首領的帶領下,攜帶著整個部落,來投奔這個蒙古新可汗的部隊了。
不過最高興的就是包胡爾察了。在楚格的授權下,他開始管理起這個新部落,而包胡爾察的蒙古王爺夢,也跨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四月十九日,休整完畢的飛馬鎮,帶著整個新部落繼續向西。而這次的目標就是大同外麵的土默特部。
由於土默特部就在大同長城外,是晉商出關行商所遇到的首個大部落,所以通過商隊保護和轉口貿易,土默特部就相當富裕。也是同樣的原因,所有的蒙古部落也都有些看不起土默特部。他們都認為:土默特部已經喪失了蒙古勇士的悍勇之氣,完全變成一個見錢眼開的商人部落了。
雖然如此,但土默特部畢竟富裕,所以這個部落的人口也是相當龐大的。再怎麼樣,人多錢多也就意味著兵多,所以他們也高居在東蒙古三大部落之中。
可是當飛馬鎮氣勢洶洶來襲,土默特部的商人氣息也就暴露無疑了。他們一邊派使者到飛馬鎮談判,想要花錢消災,讓飛馬鎮停止腳步;一邊全部落向西,想要避讓開飛馬鎮這支大軍。
從頭到尾,土默特部就沒想過要與飛馬鎮決戰。(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