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打不相識(1 / 3)

乾隆二十五年北京城

農曆正月初十,距離元宵佳節雖然還有五天,但京城裏已經是一派熱鬧繁華的景象,街道上的人們忙碌地穿插行走在長街兩旁的商輔、攤販之間,采購過節要用的各式用品。而天橋一直都是北京城裏最繁華的地方,此刻就更加熱鬧歡騰,充斥著南北兩地的各色小吃、衣料、把玩的小玩意兒,就連走江湖賣藝的也有好幾處,真的是應有盡有。

茗詩一身貴介公子的裝扮,帶著同樣經過喬裝改扮的貼身侍女香菱,夾在稀稀攘攘的人流當中,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又瞧瞧那個,開心地邊說邊笑。主仆二人雖然是易釵而弁,但天生麗質又豈能是一襲男裝就能遮掩過去的。尤其是茗詩原本就生得一副花容月貌,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閃動著靈巧聰慧的光芒;甚至連她身邊的香菱也是個明眸皓齒,清秀水靈的美人兒,所以一旦穿起男裝來,當然要比正牌的公子哥兒還要俊俏得多,竟惹來了不少過路女子的注目。

走著走著,主仆倆就來到了京城中頗為出名的茶樓——興豐樓外,站在店門旁的堂倌一見來人是衣飾華麗,頭戴寶石頂戴的貴介公子,急忙迎上來,笑嘻嘻地直打拱作揖。

“二位公子爺,進小店來坐坐吧!我們老板新近從杭州請來了一位大師傅,做得一手精致的江南小菜。我們店裏還有上等的佳釀香茶,又有姑娘伺候唱曲兒,包管您是賞心悅目啊。”

茗詩伸頭望了一眼茶樓裏麵,堂倌的話雖然略嫌誇張了些,倒也並非是信口胡言。這時,茶樓裏幾乎已經是座無虛席,看得出生意不錯。況且,主仆二人逛了大半天,確實也有些倦乏,正好有這麼個地方可以讓她們坐下來喝口菜、歇歇腳,自然是樂得頷首稱興。堂倌立即笑逐顏開地領著兩人入內,眼見樓下已經坐滿了客人,便直接把她們帶到樓上的雅座。

茗詩掃視了一遍二樓的環境,最終挑了一間靠近欄杆邊的廂房。

堂倌勤快地擦了擦桌子,問道:“二位公子爺,想用點什麼?”

“呃,給我們泡一壺上好的普洱,再來幾樣你們店裏最出名的江南小茶。”香菱拿出絹帕拂了拂椅子,伺候主子坐下來後,才叫了茶點。

“二位公子爺請稍等,小的立刻去張羅。”

堂倌退了下去,不過一盞茶的功夫,點心茶水就送上了桌。香菱謝絕了堂倌的幫忙,親自動手卷起袖子,先用滾燙的茶洗幹淨杯子,然後再倒入新茶,緊接著雙手捧起茶杯遞給主子。茗詩接過來,淺嚐了一口,覺得這茶沏得還不錯,不禁輕輕地“嗯”了一聲。這時,樓下響起了動聽的樂曲,隨即是一個清脆如黃鶯出穀的聲音唱起了《西江月》。香菱聽著聽著,覺得那女子還真的是唱得不錯,遂掀開簾子走到欄杆邊向下望去。隻見在茶樓中央的小戲台邊上,一位六旬開外的老翁正在拉著二胡;而在戲台的正中心,一位長得十分標致的姑娘正唱著小曲兒,一身玫紅色的衣裳,手上拈著絹帕,舉手投足之間倒也別有一番韻味。茗詩越看便越覺得那堂倌先前所說的話並沒有誇大,此番情景的確是能讓茶樓裏的客人“賞心悅目”。

主仆二人正聽得入神時,忽然從茶樓的門口傳來一陣喧囂聲。原來是一夥人正大搖大擺地走進來,為首的是位年輕公子,一副舉止輕挑,態度輕狂的模樣,卻同樣也是一身貴氣的打扮,頭上戴著鑲有寶石的瓜皮帽。

&&&

茶樓掌櫃見到這夥人,先是臉色一變,隨即忙不迭地跑出櫃台,陪笑道:“貝子爺,您來了,請上坐。”

被稱作“貝子”的那位貴公子打從進門起,一雙眼睛就沒有離開過小戲台上的那位姑娘。掌櫃的話音未落,他便不耐煩地微微一擺手,站在他身後的家丁立刻一把推開掌櫃,護著他徑直走到小戲台的前麵。那姑娘見狀,頓時嚇得收了歌聲,害怕地蜷縮在拉胡琴的老人懷裏。那貝子上下打量了她好一陣子,隨後輕挑地笑了起來:“這麼個標致的小美人兒,卻要窩在這小茶樓中,豈不可惜嗎?不如隨本貝子爺回府,享享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