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鄉土故事:過年說錯話“引發”的災禍(1 / 1)

小時候都盼望著過年,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和壓歲錢,可真到過年的那天,又不敢肆無忌憚地大呼小叫。過年這天有許多禁忌,一般提前幾天老輩人就叮囑大夥兒,萬事都要討個吉利,否則影響來年的運氣。

按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年三十下晚兒飯必須早點吃,那個時候還不叫年夜飯,吃飯前得先敬老祖宗。先擺好點著紅點的供包子,水果、點心、豬頭、豬尾巴依次排開,最後倒酒上香,講究一點的人家還要點上兩根紅蠟燭。

一、蠟燭滅了

劉三雖說歲數小可他輩分大,像往年一樣親手擺好供果,焚香磕頭時還念叨些吉祥話,最後點上紅蠟燭。灶坑裏的杏柴燒得很旺,和煦的陽光照到炕上,弄得火炕都直烙屁股。炕桌上擺好幾大碗好嚼貨,雖說色澤一般,可卻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大夥沉浸在喜悅的節日氣氛中,臉蛋子都紅撲撲的。

“大生子,去放倆二踢腳,然後就開飯。”劉三像將軍一樣衝老婆孩子發號施令,隨後也盤腿上炕,作為一家之主的他一直都坐在炕頭,東頭為大,這位置也讓他靠牆直直腰。媳婦坐他對麵吃飯,倆孩子都坐炕裏。細心的老婆早給他倒滿一杯燒刀子,劉三喝酒還不時和老婆閑聊幾句。

過了一袋煙的工夫,大生子眼睛尖,對劉三說:“爹你看,東邊的蠟怎麼滅了?”劉三扭頭瞅一眼沒說啥,一仰脖喝下杯中酒,撂筷趿拉著鞋奔大棚去了。

這大棚是上麵提供無息貸款建的,裏麵大多數都是芹菜,這年前也沒咋出錢,大夥兒也都為這事挺上火。劉三瞅著太陽也落山了,就開始放簾子,怕把菜凍壞。

過年蠟燭熄滅這事讓劉三心裏始終堵個疙瘩,可種啥侍弄啥賣啥吆喝啥,劉三精心侍弄著大棚,雷打不動地每天早卷簾子晚放簾子。

家家的芹菜幾乎一樣,缺少管理經驗長得也不起眼,劉三家的還起了膩蟲,菜葉子上黑乎乎的一層。按照老法子,劉三從灶裏扒點小灰往菜上揚,不小心弄到眼睛裏,越難受越揉,最後整得像紅眼耗子似的,氣得劉三不住罵道:“膩蟲也他媽滴欺負人,肯定和那破蠟一夥的……”

等到賣菜時,上麵也沒履行當初集中收菜的承諾,菜農沒辦法隻能自己趕集去賣。可物以稀為貴,滿大集都是賣芹菜的,屁大個地方消費能力有限,開始還能換倆錢,後來幹脆沒人要了,不少都扔陽溝裏或者喂豬。

去省城手術,這裏整不了,不複位就直接掛個牽引,但最終結果肯定不如手術效果好。

家屬商議半天,考慮到二憨倆孩子都在上學,家裏條件也不好,無力掏出高昂的手術費,選擇掛牽引慢慢恢複。

二憨心疼錢,隻在醫院待了不到一周就出院回家,前前後後三個月才下地溜達。

最後因為頸椎錯位壓迫神經,造成左右肩膀不齊,左手抬不起來,幹活也沒勁的結果。

兩人坎坷遭遇和過年那天發生的事有沒有關聯,村裏人議論紛紛。

算命先生說:“二人命中定有此劫,過年的事隻是給他提個醒,而沒有引起重視。”

還有人說:“這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蠟燭可能讓風吹滅,至於孩子一句貼心話就能致人落殘,更是無稽之談……”

我讀書不少,但對這種事也無法解釋,隻能保持模棱兩可的態度,不能不信,但也不能全信。

過年本身就是家人團聚的好事,做事都應該小心為妙,說話更要話到舌尖留三分,這樣才能度過一個祥和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