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時候,互聯網浪潮剛剛開始興起,智能手機才開始以高價格進入市場,獲取信息大多來自於網頁端,找工作,婚戀,聊天等等。大學生忙碌著自己的畢業論文,參加校招,希望著在畢業後能順利的找到工作,也就不用再擔心去向問題。
亦寧倒是不用擔心這一切,她也即將在雙一流院校完成本科所有學業。她不用擔心的點在於首先她是這個城市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父母都是生意人,家庭條件也算不錯,畢業後家裏人還會支持一輛汽車代步,也不需要離開學校後著急找工作來養活自己。
同時,在她大三的時候就開始時常和校外的公司一起參與論壇和講座,結識了一些IT行業的人脈。這些公司看中亦寧本科學的工商管理專業,很認可亦寧對於市場方麵的一些自我想法,當然也包括亦寧自身形象本身也不錯,畢竟大城市的女孩,家裏的教育和見過的世麵也不少。大部分IT公司早早就拋出了工作崗位的橄欖枝。亦寧麵對的工作機會,多來自處於在創業板上市的中等規模公司。雖然最開始沒有想過會進入IT這個行業,印象中總覺得是男生更適合的,但在這些論壇接觸中,逐漸對這個分布龐大的行業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市場方麵的工作,也遠不是想象中買賣設備那麼單一。接下來她隻需要對比這些公司的產品方向和薪資待遇以及之後的發展,是否能在她剛畢業這個階段內,給予她更多成長和經驗。
論壇結識的一些IT行業前輩,早已將亦寧內推給公司市場部門,在經過了和一些公司的談判下來,最終亦寧選擇了北京中關村的一家公司。公司主要結構是70%研發部門,30%的市場部門,亦寧負責她所在城市成都的整個市場的客戶群體跟進與落單工作,同時另一個在重慶更資深一點的同事會帶著她一起接觸與熟悉。IT行業的薪資待遇普遍都比較好,又是負責市場的工作。對比其他同學的境遇,一部分同學選擇繼續考研或者出國,一部分還流連於各種麵試和等待offer,亦寧顯得實在不要太幸運,自己可以是連一個簡曆都沒有去投過,就輕鬆拿到了選擇的權利。但對於市場銷售這份主要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剛上大學的她確實也是完全沒有想過,畢竟那個時候她連和陌生人說話都會臉紅。大學期間,自己保持了羽毛球和跑步的運動習慣,校內校外的活動中亦寧的談吐和表現總是引人注目,能夠迎合不同人的需求,在老師和同學眼中都認為亦寧擁有很優秀的社交能力。
亦寧有個男朋友,是重慶人,最近一直在準備證券資格證的考試,想畢業後回重慶找個證券公司工作。這天兩人晚上吃飯的時候亦寧決定把之後的工作事情和他一起溝通一下。
“我決定好去北京那家公司了,他們給我基本工資每月5K,提成是項目金額的10%,另外社保和公積金也一並繳納,每月還有交通及商務費用,所以我覺得簡直太適合了,你覺得呢?楊文。”亦寧開心的描述著這一切。
“那挺好啊,但是我畢業後想回重慶工作,我奶奶90歲了,想照顧她。”楊文從小父母離異,父親是職位很高的公職人員,很早就已經重組了家庭也給了楊文一個相差5歲的弟弟。所以楊文從小都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對奶奶的感情一直很深,認為他有最大的責任給老年人晚年的陪伴和所有。 “你畢業就要走嗎?以後還回成都嗎?”亦寧問到。
“不回了,就留在重慶工作吧。成都並不好,哪有重慶好。”楊文是一個很典型的重慶性格,大男子主義,性格更以自我為中心。
“那我們呢?奶奶現在身體很好啊,你可以多打拚一下事業再考慮那些,你覺得呢?”亦寧說實話就很不理解,她認為男生應該更有對事業的規劃,照顧老人完全有很多方法的,家庭保姆或者在重慶的姐姐和父親,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