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武館雜役(1 / 2)

暮秋時節,已是有幾分冬的寒冷。

雞還沒打鳴的天色,青陽武館後院的黑暗角落亮起一點微弱泛黃燈光。

一處狹小堆滿雜物的房間裏,陸遠一手捧著書,一手拿根筷子,依葫蘆畫瓢認真在一個沙盤上橫平豎直練習寫字,每寫一個字就小聲念上幾遍,然後扒平沙麵再練習下一個字。

直到打鳴雞叫三遍後,陸遠這才吹滅油燈。

推開門口呼吸一口冷冽清新空氣,活動著筋骨,然後將身上滿是補丁的單薄衣物脫下掛在門邊,光著膀子拿起靠門外放的一根扁擔,挑起兩個大木水桶,穿著草鞋的腳,踏著殘月餘暉冰冷寒霜去往武館旁的小河挑水。

陸遠今年十四快十五歲,是青陽武館一個雜役,小名鐵錘。

陸遠的名字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與寓意,他出生那天,父親趕了很遠的路才回來,於是他就叫陸遠。

在武館裏當雜役也如同在地裏刨食一般,每天都要起早貪黑,什麼髒活累活都要他去幹,比起鎮上雜役都能每月拿兩百文工錢,陸遠每月隻有一百文的工錢。

幹著相同的活,甚至是比別人更累,領到手的隻有別人一半的工錢,陸遠卻很是知足。

他家要關係沒關係,要門路沒門路,要錢更是沒錢,他能有這麼一份放開肚皮吃上飽飯,賺錢補貼家用的活計他有什麼理由不知足與不珍惜?

村裏的小夥伴們不知道有多麼羨慕他,管吃管住還能有工錢拿,這是多少鄉下窮苦人家孩子夢寐以求的活計。

陸遠能得到這份活計,是因為去年冬天農閑的時候,父親去隔壁的林家灣幫人翻新祖宅不小心摔傷腿腳。

主家見父親平時幹活勤懇賣力,並非故意也不是想要訛人,不但請了大夫還給家裏介紹這份活計。

原本這份活計應該是大哥的,父親傷了腿腳一時半會好不了,母親體弱小妹年幼,家裏來年田地裏的重活累活就隻能落在比他大兩歲的大哥肩上。

為了一家人的生計與不餓肚子,也為了不錯過家裏將來的一條出路,敦厚淳樸的大哥毫不猶豫把機會讓給他這個弟弟。

陸遠雖然是通過介紹來到武館當的雜役,然而閻王好過,小鬼難纏。

武館的馬管事明著跟他說,他的工錢隻有一百文,他不幹有的是人幹,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滿大街都是。

陸遠能怎麼辦,他隻能默默點頭,即便這樣,每月陸遠都會給家裏一百文的工錢補貼家用,自己則是一文不留,他能吃飽有地方住,日不曬雨不淋,家裏更需要錢。

來武館大半年,即便工錢全都補貼家用,陸遠也攢下快兩百文。

這些攢下的錢,有的是他幫著武館學徒跑腿漿洗被褥衣物賺來,有的是他幫後廚買個急用的油鹽醬醋食材之時,與小商小販討價還價一文兩文摳出來。

將需要三十擔水才能挑滿的泡澡池裝滿,天色已是蒙蒙亮,此刻陸遠一臉輕鬆,在這個寒秋清晨,陸遠矯健勻稱的身子大汗淋漓冒著騰騰熱氣。

剛開始的時候,即便他從小就在田間地頭幹活也算有一把力氣,由於瘦弱依舊有些吃不消,隻能咬牙硬撐著,因為在家裏除了農忙的時候常年兩頓稀不見葷腥,大半年能吃上一口肥肉就算不錯。

武館雖然肉不可能管夠,但白麵饅頭與米飯敞開吃,那些武館學徒吃剩或者不願意吃的膳食藥補,陸遠也不嫌棄,糟蹋糧食在他們鄉下那可是天打雷劈的事,吃飯的時候桌上掉一顆飯粒都是罪過。

除了膳食藥補,武館的學徒每天早晚都要泡一次強身健體的藥澡,這就是他需要早晚挑水燒水風雨無阻的原因,也算是便宜他,等別人泡完他就去泡一會,然後再打掃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