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麵散去,楊森又回到了石台之前。那畫中的世界真實且親切,心中好似知曉了什麼!
“孩子!你可從中明白了。”蒼老人臉開口。臉上似有悲喜陰晴!
“那古華皇朝是我楊氏開創,曆二十三萬年。至我這一代,竟遭傾覆!”
“仇敵名為幽冥,古老而強大。常常蟄伏無數歲月,一夕而起滅度不朽皇朝與道統。古華皇朝隻不過是一隻強大些的羊羔,遲早會為潛藏的野狼所吞噬。”
“所以我並不覺得皇朝於我手中滅亡,是一件極為不幸之事,然人生於世,當有所為!我既然沒有在那場大戰之中死去,那我必然會盡我所能滅敵平亂。或許是不切實際,或許是螳臂當車?但我堅信,隻要人還活著,就有希望!”
楊森似有所悟,隻有自己強大,才能更好的守護自已想守護的事物。隻有更加強大,才能滅盡所有仇敵,讓親者快,仇者痛!
“道祖,我明白了!”
老者訝然,“道祖之稱,因果甚大,你可以稱呼我天祖!”
楊森不解問道:“天祖,若非世間真有那修行之境,開道之祖?”
“自然是有的!我年幼時曾幸遇符籙一道之道祖,那位前輩於南境歇鶴山出世,顯現法身如山嶽聳峙,萬符齊動。彼時其體內靈氣枯竭,隨即開始接納天地之靈氣,唯恐傷及大荒本源,他飛升入星空之中,硬生生吸幹數十座大星的靈力。
我父與其交涉,欲邀其前往皇朝做客。他欣然前往,住得七日即離。不知他與父親商談了些什麼,離開時贈我一道靈符。後來我兼修符道,便以此為本命符!”
“天祖,世上真有如此強大之人嗎?他到底是何等境界!”如今的九州大陸,八境強者不顯,九境更是聞所未聞。七境道玄便已是明麵上的巔峰戰力。楊森實在是想象不出,何等之境界,吞吐靈氣便能破滅星辰!
“天地之靈氣消退,後世之人,能修煉到高等境界之人愈發稀少,所以有些修行之境漸漸的為人所忘。不過,此世天地靈潮即將回歸,黃金大世將啟,修行之路也是時候公諸於世了!”
“修行之路,原是借靈氣以強健已身,淬煉筋骨,以致超凡,所以第一境為結靈境。而後開通人體八脈,為之入脈境。
此後則蘊養靈識,修出頭頂之三尺神明,此為煉神。將那體外之神明,引入體內,落於道宮,身心合一。謂之返虛。
明悟己道,走出己路,已是正式踏上修行之道,須身心至樸,叩心明路,所以叫做問道。想來你已然明悟自己修行之道。”
楊森點頭稱是!
“而後遁一境尋過往之所失,修大道之缺補!補全己身大道,以致造化通玄,名稱道玄!”
“道玄之後,銘刻自身造化印記於一物,花、鳥、魚、蟲可,古星、大漠、滄海,仙山亦可。而後業立功德,天生祥瑞,昭示不朽。而謂之大聖境!
此境需有大功德,所以此境之修,多半都是較為良善之輩,但也不乏惡徒指使他人作亂,自己借機平亂,以此欺詐天道功德,此等之人,自古皆有!行於大世不可不察啊!”
楊森心驚,自古有言:天道不靈,地道不公,人道不良!天地萬物皆不完善,有生靈大興殺戮,而得善了,有妖邪禍世,而縱橫無忌,更有者荼毒三界,逆亂乾坤,卻有一線生機。
“此八境便是如今尋常修仙者所能達到的極限,非是人天資所限,而是天地靈潮去而未返,靈力稀薄。除去一些奇地靈山,大世無人可躋身九境!”
“而九境名為登仙!”
“八境修至圓滿,功德化生虹橋,引渡元神歸往靈台,封敕名號,以致人有所念,神有所應。更兼號令山川之精,河泊之靈,謂之登仙!”
“登仙之上,謂之道藏,其中神妙,道至則知。”
“修行無止境,但人心有欲,知道的太多,反而無益。莫生妄念,天地靈潮回漲之前抓緊時間修至七境,積累底蘊,日後方得厚積薄發!”
楊森拱手:“森兒謹遵天祖話語,必當早日躋身七境。在未有絕對實力之前,斷絕複仇之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