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卻忽然想起眼前的人的身份——說書人!
他不由得想到一個騷操作:
“張先生,既然你一定要我說出的我淺薄之見,那麼我便說了。”
眼見一直不開口的周思終於軟化了態度,眾人都帶著熱切的目光看了過來。
“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周思隻一隨便開口,便叫張十五與曲三叫好喝彩。
“好一句‘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2
周思看兩人一副醍醐灌頂的模樣,不禁想到,難道這句話又是宋朝之後的話?
事實上,還真如周思所想,這句現代國人耳熟能詳的話,其實出自清代陳澹然《寤言》·卷二 《遷都建藩議》,其意為不能為國家進行長遠的謀劃,一時的聰明也是短視的、微不足道的;不能從全部大局的角度去謀劃的,即使治理好的小片的區域也是片麵的,微不足道的。
“能說出這種話來,周先生果然大才!”
張十五愈發興奮,他隱隱覺得自己這趟隻是為了湊路費而在牛家村停留的經曆,將是未來自己所有故事的新篇章的開篇之言!
“你們先別一驚一乍的。”
老是這樣,擱這兒講相聲呢?
周思安撫兩人,繼續說道:“誠然我們華夏百姓想要在這個艱難困苦、危如累卵的時候,要突破重圍,開辟出自己未來的道路,那麼就應該因地製宜,因時製宜,要先將如今我大宋之狀況了解清楚,才好定下適合我等大宋子民發展之路途。”
“張先生,郭兄,楊兄,曲兄,”周思逐一看向幾人,道,“諸位皆是身懷拳拳愛國之心的人,縱然對朝廷失望,但依然是願意保家衛國的男人。既然在這江南一隅的牛家村中便有諸位英豪,那我億萬萬之國土中,有此之心者,豈不是浩如煙海!隻是大家分散開來,並不十分緊密,導致各自為戰,力量分散。”
“張先生,我希望你利用你說書人走南闖北的豐富經曆,四處宣揚我們‘驅逐韃虜,複我山河’的核心理念!務必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如此,才能百川東到海,彙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動發展!”
張十五重重點頭:“好!小人此身殘軀,如能聚集起一幫人才為先生所用,便足矣了。”
“張先生別急,我有個問題,便是你作為說書人,這些年來,有沒有想過學習丐幫,也結成一個說書人自己的幫會?”
這一問題,將張十五說愣了。
“自己的幫會?”
周思點頭道:“對啊,連流落四方,乞討為生的乞丐都知道抱成一團才不會被欺負,那麼張先生風餐露宿的說書人群體不想這樣嗎?所謂獨木難成林!”
“而且,我們還可以用一切加入說書人幫會的一切福利來吸引這些走南闖北的人們,譬如我們可以提供好的說書的本子!”
這一點,周思隻需要回去隨便一搜,然後轉換成繁體字,打印出來,一本書十幾塊而已。
“張先生若不信我能提供這樣的好本子,不妨等幾日,我去與張先生取來,先生走南闖北,見多識廣,自然知道其中好壞!”
見周思說得如此篤定,張十五更加動心!
他確實沒曾想過自己這樣的群體也能聚集在一起,成為幫會!
不愧是自己要追隨的明主!隻是隨意一句點撥,便直接讓自己一下明晰太多!
張十五難掩自己激動的內心,納頭便拜。
“如此,小人便多謝周先生了。”
周思既然要做,那麼就要做到最好。就像他隨意買來的刀,一定要給它開鋒一樣!
有劍不用和手裏無劍完全是兩個概念!
在這個還未開化,沒有技術爆炸,人與人之間聯係交流全靠吼與書信的年代,串聯著各個地區最大的輿論頭條,就是各個說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