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獲得身份的代價(1 / 2)

19歲那年,因為學費,我初入社會。

我叫韓毅,家庭條件一般,家裏也沒有什麼人脈,但因為當時學習實在是不上不下,為了能上個比較好的學校,我決定報考藝術生。

大部分人對藝術生的印象就是可以低分上高校,因為藝術生的身份可以在高考中降分錄取。

我也是一樣。

當然,這也是相對的。

而我也是因為了解了藝術生可以降分錄取,所以毅然決然的想要報考藝術生,因為大家普遍認為,不好好學習是沒有出路的。

而我,也一樣。

但後來我才知道,不是每個家庭都可以無條件支持孩子的。

我家裏沒什麼錢,盡管由於離藝考開始沒有多長時間了,開出了一係列優惠政策,藝考生的費用已經降到了6100元,但我家裏還是有些不同意。

我很清楚我父母的顧慮,一是不了解這個,怕這個以後沒有好出路。

因為我家是農村的,往上數三代依舊也是,從來就沒有聽說過什麼藝術生,再者經過多方打聽,對這個就開始有所排斥。

二是報考藝術生需要錢,6100塊錢,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了,盡管我報的是最便宜的編導,但對於我的家庭來說實在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因為我每年的學費才1500塊錢,這比我高中三年的學費都要高出不少。

對此,我很不屑。

19歲的年紀,學了點皮毛,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看到了點父母看不到的風景,就開始自命不凡,認為家裏的人都是井底之蛙,根本不知道這個世界的運行法則,雖然我的經濟來源都是靠家裏,但我覺得我就是高人一等,盡管沒有在父母麵前表現出來。

我的父親是我家學曆最高的,高中學曆,但在我眼中,他的眼界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還是有些跟不上,更不要說我的爺爺奶奶和媽媽都是小學畢業甚至都沒上過學了。

直到現在,我爺爺奶奶也依舊隻會單純的用老年機接電話和打電話,直到前幾年我才教會他們看短視頻娛樂。

因為沒有談妥,我一次又一次的跟家裏鬧脾氣,甚至心裏認為是他們耽誤了我的前途,越發的覺得委屈。

也冒出過為什麼我不是富二代的想法。

經過長時間的互相折磨,見拗不過我,我爸爸又搬出了我一個叔叔,是我爸的高中同學,兩人關係很要好。

他是一個老師,有一個女兒,叫李夢涵,比我小兩歲。

跟我不一樣,她是一個乖乖女,生活的很安逸,這得益於他的父親給了她一個良好的生活條件。

我叔叔因為勸我不要報考藝術生這件事情上打了好幾次電話,但我根本聽不進去。

我當時腦子裏隻有分數,以我的分數,在中原這個地方,如果不報考藝術生,根本沒有脫穎而出的機會。

於是在最後一次通話中,我說了很多難聽的話,叔叔見勸不動我,也對我徹底心灰意冷不再管我。

後麵再加上我的一再無理取鬧,家裏終於決定給我報考藝術生。

繳費的時候是父親陪著我,令我意外的是,父親沒有埋怨我為什麼非要報考這個學費如此昂貴的藝考機構,而是囑咐我好好學習。

還說了一大堆原本是不了解這個藝考是什麼,後麵好好了解了一下才懂了其中的門道……

當時是晚上,我和父親走在路上,看著平時沉默寡言的父親,今天帶著笑容時不時的交代著我一件又一件事情,我眼眶濕潤,忍住不讓自己掉眼淚,我知道家裏的不容易,於是一句一句的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