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走出地下溶洞(2 / 2)

來到差不多百米的高度,陳凡發現了一個十幾米寬的洞口,往外看去,洞穴外百來米就是一片明亮。看來是到外麵了。

陳凡一個甩蕩,就穩穩的落在洞口邊。石壁上各種劃痕,看來是這些寄生蟲硬生生從這裏往外挖出了一個洞。

陳凡一邊欣賞著這些自然的“藝術品”,一邊邁動步伐往外走去。當他走出洞口的時候,刺眼的陽光讓他本能的閉眼。

等他慢慢的適應了陽光的熾熱後,抬眼望去,眼前竟是一片灰黑。此時的洞口位於山峰的半山腰,入目之處,連一絲一毫的綠色都看不到。

地麵是灰褐色的凹凸不平的石灰岩和岩漿流過的琉璃道,反射的光芒蒸起了一股股的熱浪。陳凡估計了一下,光是地麵的溫度就超過了60度。

天空也沒有藍星的藍天白雲,有的隻有恒星大大的光暈和其他大大小小的發光體。難怪連晚上都這麼亮,感情連大氣層都沒有。陳凡吐槽道。

哎,不對,陳凡好像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自己剛醒來那會,沒有氧氣自己咋活下來的。

“愛娃,現在人類不吸氧也能活?”

“星係中的人類對氧氣的需求似乎和主人想象的不太一樣呢。”

“具體說說。”

“大人原本所處的星球屬於低星空文明。當一個文明發展到星核文明的程度時,大部分經過宇宙輻射的物種所產生的後代,都會天生具備一定的抗輻射能力。

這種能力會隨著文明的演化一代代的衍化,抗輻射能力逐漸的提高,身體機能朝著星核生物的生存方式去進化。

具體表現就是,宇宙生存能力逐漸提高,即使在低氧或者高輻射的星球也能存活。”

原來如此,這顆星球有地下水,氧氣即使再低,應該也會存在。看來即使自己沒經過基因潛能的改造,也不至於在這顆星球上缺氧而死。

隨後陳凡在周圍巡視了起來,直到天上的恒星再也看不到,他才返回地底。

“愛娃,今天發現了多少種礦物?”陳凡問道。

“一共發現了基本礦物32種,50種周期元素。根據分析,78%幾率這是一顆隕石聚合體行星。由隕石帶碰撞形成最初的錨點,經過漫長歲月的吸納星體,形成現在的行星。”

“所以你的意思是因為吸納了大量的星體,這顆星球可能存在多樣的元素和大量的資源?”陳凡帶著喜色問道。

“是的,而且因為這艘T3星艦當時的墜落,可能會導致陸地板塊的破碎。如果要尋找星核材料,星艦底部無疑是最佳位置。”

“好,總算有個好消息了。”陳凡更加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