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南方水鄉。
夏天的暑熱漸褪,空氣中一絲清爽在蔓延。
江南,本就是花團錦簇,水潤如玉的地方。
這片地域,村子錯落有致,民風古樸自然。
秋季,本是豐收的季節,麥子,苞穀早已豐收,閑不住的農人,便各自挽著竹籠,循著進山的路,入山采皂莢。
皂莢是一種類似黃豆的植物,用其可洗衣。把皂莢采摘回去後,用棒槌搗碎,在洗衣時添加泡衣,洗出的衣服便能幹淨舒爽,留有餘香。
雖然當時硫磺皂已由西域傳入中原地帶,但是其工藝複雜,產量偏低,隻有上層達官貴人才會選用。
而普通民眾,大都會采摘皂莢,備著洗衣。而用皂莢洗衣的習慣,猶以江南杭州一帶為盛。
龐家莊,位於江南杭州鄉下的一處小地方,村內因著溪流蜿蜒,美不勝收,村人們便在村頭村名石碑旁,又豎起兩根石柱搭建的石門,鑿刻溪水澗三個楷體大字。
時間流逝,溪水澗這個美麗的名字與龐家莊的村名一同經受歲月的洗禮,日久彌新。
秋季普通的一天,太陽從東方升起,灑在龐家莊每家每戶的院落裏,屋子上,還有山川,綠野,溪流。
一片清幽美景。
“娘親,快來抓我啊。”龐家莊進山的小路上,突然傳來孩童頑皮的嬉鬧。
循著聲音望過去,卻隻見一年歲約莫五六歲的稚氣男童,其頭發自頭頂中央紮成直直的三支辮子,身穿素樸麻衣,而手裏則抓著一支用麥子秸稈編織的小小籠子。
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看到籠子裏關著一隻螞蚱。也許是受到孩子歡鬧嬉戲的驚擾,螞蚱竟然一動不動,兩隻前爪緊緊抓著籠子,沒有發出半點聲響。
“孩子,跑慢點,別摔著了。”孩童身後,傳來年輕女子的聲音。
看她的年紀,似乎才二十上下,其衣著與孩子一樣樸素,麻黃色的上衣,下身是農家婦女常穿的麻布長褲。
其束有長發,收束成一條披在脖頸上。雖然穿著打扮樸素,但是女子麵容清秀,走動間有大家閨秀的氣質。
女子一邊輕語囑咐著不遠處的孩子,而目光卻打量著兩邊的山壁。
若是從半空俯瞰,這片綿延的群山,卻也由百餘座獨立的山峰連接構成。
龐家莊距離此地,也就五裏路。閑暇的時候,農人多半會到此地采摘皂莢。
在入山口的緩坡處,還有入山後的山峰旁,生長著成片皂莢樹。
似乎是發現了一株結果稠密的皂莢樹,年輕女子看了孩子一眼,見他手裏拿著一根細草在逗螞蚱,便放心地走近皂莢樹下,采摘起來。
皂莢采摘起來並不困難,女子踮起腳尖,將自己能夠夠到的樹枝拉底後,便動起手來。
時間流逝飛快,不到半刻鍾,竹籠裏的皂莢已經與籠子邊緣持平。
女子鬆開樹枝,用衣袖擦擦汗,而後長舒一口氣。
今天收獲滿滿,心情大好,但。
女子突然想起了什麼,迅速抬頭,向剛才孩子嬉鬧玩耍的方向望去。
隻是,除了綠草和皂莢樹,那邊已經空無一人。
女子下意識地緊張起來,她的右手手腕挽起竹籠,連忙向剛才孩子的方向跑去。
“嘟嘟,快出來了。別跟娘玩捉迷藏,回家了,娘給你做好吃的”,女子以為孩子玩耍過了頭,跟自己玩起捉迷藏了。
她盡量提高嗓音,喊著孩子的小名。
但周圍一片寂靜,沒有任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