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見(1 / 2)

文華殿,邑都皇城皆紅牆綠瓦,唯獨文華殿是金色的琉璃瓦。殿外院子兩側種了四季常青的鬆柏,宮殿坐北朝南,麵闊五間,進深三間,明間開六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門,次間、梢間均為檻窗,東西山牆各開一方窗。

林棲端坐案前,一身茶色梅花仙鶴雲紋直裰,右手執一玉骨五明扇,左手輕撫胡須,悠悠問道:“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孔孟之道,自古有之,仁愛才是明君之道,太子殿下以為如何?”

案下一少年,身著蜜合色祥雲捧月長袍,頭戴遊龍紫金冠,身量還未完全長開,膚白若雪,臉頰還未脫離稚氣,隻那一雙眼,瀲灩生輝,生在男子身上,過於豔麗了。

“仁政若治世,漢文帝後何有七國之亂?仁愛之政並不過禦民之策,國者,必以奉法為重,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少年說道。

林棲點點頭又搖搖頭:“殿下所言極是,隻是微臣要提醒殿下,七國之亂錯不在仁政,錯在於實施仁政的時間,漢室動亂積弱,多恩少罰並非上策,盛世仁政才會長治久安。”林棲看著眼前的少年,語重心長地說:“無論習得多少帝王之術,殿下都要謹記勤政愛民,得民心者,方得天下。”

“太傅所言,學生銘記於心。”太子四歲開蒙,一直得太傅教導,心中十分尊敬依賴,若非外人在,從不自稱本王。

太傅點點頭,緩緩收起書本,說道:“從明日起,每日午後申時,在校場會有專人教殿下騎射。”因為太子體弱加上皇帝一向寵愛,騎射一技遲遲未學,如今太子殿下已過了十三,實在不好再拖。

“父皇指了誰過來?”太子隨口問道。

“不是皇上,是微臣舉薦了一個。”林棲有些神秘地笑了笑:“此人若得殿下所用,日後必是一大助力。”

太子聞言一愣,起身躬身再拜。林棲回禮,然後把課本夾在腋下,呼扇了兩下手中的扇子,便閑步離去。

樂吟見此笑嘻嘻地走過來,手裏是晾得剛剛好的涼茶:“殿下,可累了?”

樂吟微胖臉又圓,一笑起來十分討喜。

沈寧昭搖搖頭,接過茶水抿了一口。

“季和呢?怎麼不見他?”宮女樂吟和太監季和都是打小在她跟前伺候的。

“外麵的知了吵個沒完,怕擾了殿下學習,季和去粘知了去了,應該就快回來了。”說著樂吟伸長了脖子向門外瞅,就見季和身茶駝色盤領袍,頭戴黑色襆頭帽,一路小跑而來。

“奴才來遲,請殿下責罰。”季和一來便低頭請罪。外頭暑氣正盛,他又戴著帽子,像個蒸籠,汗液便從頭上不斷往下落,脖子上一片汗津津的。

“也不嫌熱。”沈寧昭伸手掀了他的帽子,丟進他的懷裏,叫他免禮,又回頭看了一眼樂吟,樂吟心領神會的又倒了一杯涼茶,季和站起身伸手理了理頭上的發髻,又急忙彎腰雙手接過樂吟遞過來的涼茶,咕咚咕咚兩口下肚,杯子就見了底,季和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樂吟掩嘴笑他,過後還是給他添滿。

休息了一刻鍾,沈寧昭理了理衣襟,道:“走吧,晚了母親又要派人來尋了,這樣熱的天…”。樂吟和季和聞言也立刻收拾了東西,跟在她身後,往芷陽宮去了。

回到芷陽宮主殿的時候沈寧昭後背已經是薄薄的一層汗了,芷陽宮的冰鑒這時候簡直是救命稻草,沈寧昭才準備過去,儷貴妃便匆匆地過來拉住她:“一冷一熱仔細中暑,一會喝碗綠豆百合粥,消消暑。”

“過來時候剛喝了涼茶,這時候喝不下了。”沈寧昭搖搖頭,此時她隻想去冰鑒裏撈些冰鎮的葡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