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最後的征途(大結局)(1 / 3)

當拿破侖回到巴黎的時候,後麵的維也納傳來了明軍抵達維也納的消息,此時的維也納除了人數眾多以外,也就隻有一些落後過時的高射火槍,整個東歐的逃難難民和奧斯曼的潰兵,這些在一時之間擠滿了偌大的一個維也納,此時的整個維也納雖然交通便利,但是此時的維也納已經變成了一座兵城,原本還要馳援東歐的部隊也是全部趕往了維也納,此時的維也納已經有了一種新型的便捷交通,那就是火車,蒸汽機的技術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最主要的還是一個思路的問題!

‘歐洲人的確是沒有吃過“豬肉”但是難道還沒有見過“豬跑”嗎?在火車的耳聽目染之下,歐洲人,最開始是奧地利人還是研究出來了蒸汽機的技術,然後很快的,火車就出來,鐵路是在火車還沒有出現的時候歐洲各國開始的提前修建,拿破侖對於鐵路和蒸汽機這些先進的科技要比歐洲的其他國家敏銳的多,在拿破侖的一致要求下,歐洲人還是分出了一部分的力量進行鐵路的修建,現在在維也納的城外,這些提前修建好的鐵路終於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時的維也納借助著奧地利強大的工業能力,迅速的在維也納修建起來了大量的鐵路,此時的維也納火車站,大量的火車不斷的進入到車站,然後從火車上麵下來了大量的士兵和物資補給,至於那些好不容易才逃到維也納的難民和潰兵們,卻是在維也納進行了重新的整編,潰兵被重新的整備,難民卻是在獲得了一些最為基本的補給之後,被繼續向著後方遷移,拿破侖已經十分明確的表示,自己可以接納這些逃難的歐洲難民,不僅僅是東歐的難民,還有整個歐洲的難民法國都將敞開懷抱!

對於拿破侖的做法其他的歐洲人都很好奇,他們不知道為什麼拿破侖要這麼做,但是既然有人願意接受這些在其他人看起來是個包裹的難民群,他們當然還是樂於接受了,楊林也許是準備了太久,以至於此時的整個巴爾幹半島都彌漫著無數的明軍,後麵的援兵還在不斷的被調往前線,而且當明軍攻陷了大量奧斯曼的土地之中,楊林憑借著在解決奧斯曼的中東問題的經驗,迅速的解決了奧斯曼巴爾幹地區的民族糾紛問題!

大量的傀儡國被建立起來,如果說中東是奧斯曼的核心區域的話,那麼歐洲的這一片地區就是奧斯曼的外圍區域,歐洲的奧斯曼人可並不是什麼純粹的奧斯曼人,他們並不喜歡奧斯曼的統治,而喜歡奧斯曼統治的地區,安納托利亞地區土耳其人到是希望奧斯曼重新回到自己的故土,可是對於此時的奧斯曼而言,他不要說重新攻打回安納托利亞了,他能夠抵擋住明軍洶湧的公司就不錯了!

楊林的做法其實相當的簡單,他在巴爾幹地區的這些傀儡國之中招募了大量的當地居民,然後命令這些傀儡國迅速的招募軍隊,並且派出了輔助明軍作戰!那些仆從軍的戰鬥力的確是與正規的明軍甚至於比那些正規的中東軍隊比起來,都要相差一大截,可是架不住他們人多啊!

此時的這些巴爾幹土著民,他們沒有任何能夠養活自己的工作,除了當兵,他們還能幹嘛?這也造就了在短時間之內,楊林揮下的軍隊成幾何倍的上升,在楊林的武裝下,這些士兵拿著明軍囤積起來的淘汰武器,雖然是明軍的淘汰武器,但是在這些巴爾幹的難民眼前,他們的武器還是相當的優秀的了,服裝這些巴爾幹人到時能夠十分簡便的為自己找到一些較為統一的服飾,在接受了他們本國的幾天訓練之後,他們便被一窩蜂的裝上了火車,向著前線拉去!

楊林的部隊,滾雪球般的擴大,而楊林的做法也是獲得了李雲的很讚同,在李雲看來正規的明軍部隊需要休養生息,但是很多時候一些邊角料的戰鬥還是需要人去完成的,這個時候仆從軍就體現出來了他的作用!

東歐總有不願離開自己家鄉的人,當李雲的部隊來到之後,他們突然發現,這些明軍的態度還是蠻不錯的嘛,至少沒有像那些上麵人說的要殺光他們,對於他們的態度不僅好,而且還給了他們大量的物資,然後,就熱情的“邀請”他們來參軍了!

雖然這些留在東歐的人民並不願意加入到戰爭之中,可是此時的他們沒有任何的補給品,生產的資源也被上層給全部的遷走,現在的他們沒有任何東西來進行生產,當他們吃完這些明軍所給予的物資之後,他們將要麵臨餓死的結局!

東歐人從來不缺戰鬥的意誌,在奧斯曼,蒙古人,匈奴人的無數次侵襲之下,東歐人的戰鬥力和戰鬥意誌,也是完全不弱於那些真正的戰鬥民族,而且東歐人有一點是李雲想到需要的,那就是他們的遊牧性!

東歐人是一個遊牧的民族,東歐的主要組成部分便是匈牙利,波蘭,而這兩個國家,就都是遊牧大國,李雲需要這些遊牧輕騎兵!

李雲的進攻唯一還有一些難度的地區也就一個波蘭的華沙,和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斯德哥爾摩地區之所以難不是因為他們的防禦多麼強大,而是因為從俄羅斯方向發起進攻的話,明軍要經曆一次不亞於西伯利亞的嚴寒,不過好在有俄羅斯仆從軍的幫助,俄羅斯仆從軍別的沒有,耐寒和對瑞典人的恨,那卻是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