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轉學風波(1 / 2)

華燈初上,A城的人們已經開始了夜生活,酒吧、飯館都開始熱鬧起來了,路麵被路燈照得通亮,車水馬龍。

幾個醉漢肩搭著肩晃晃悠悠地走著,嘴裏哼著歌。霓虹燈將遠處的跨江大橋點綴得像是橫跨江麵的彩虹,時不時的從彩虹橋上開下來幾輛千萬級的跑車。

A市不大,卻是典型的山地,一座山將整座城市分成了兩部分,四分之三的城市都沉浸在繁華之中,而另外的地方卻像是世外桃源一般,與外麵的繁華一點關係都沒有,人們還是靠著種地為生或者外出打工。

江小魚就出生在這片四分之一的貧窮土地上,家裏排行老二,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還有一個弟弟,母親在家務農,父親外出打工。

家裏世代靠打漁為生,父母沒上過幾年學。生小魚的時候,媽媽說,叫小魚好,小魚在河裏遊泳多自在,江小魚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眼看著打漁維持不了生計,江爸爸就跟著村裏的人一起去城市打工,姐姐也因為沒錢交學費早早輟學去電子廠做女工,媽媽在家裏帶著小魚、妹妹和弟弟。

全家的希望都放在了姐弟三個的身上,也正是這個原因,小魚比同齡的孩子更早熟,小小的年紀藏著沉沉的心思。

現在小魚一想到姐姐輟學心裏就好難過,如果不是要供自己和弟弟妹妹讀書,姐姐現在都應該要上大學了吧。在他們那裏如果不上學的女孩便要早早找個婆家嫁出去。媽媽雖然是個農村婦女,卻在對待孩子的事情上麵比較開明,村裏的媒婆好幾次來家裏給姐姐說親,都被媽媽給擋回去了。

“女孩子能念書當然最好,念不了出去見見世麵也是好的。不要像我一樣連孩子上學都供不起。”媽媽總是這樣對小魚說。

近幾年村裏的經濟好了一些,鋪上了嶄新的柏油大路,新裝了路燈,但是村子裏麵卻沒有初中。村子裏麵上幾屆的孩子都在附近的職中讀書,雖然談不上多好的學校,至少是有書讀的。

職業中學有一個好處就是即使考不上高中也可以上個職校學學技術,以後總算是可以有份吃飯的手藝。

學校在村子後麵的防洪堤壩一側,每次一下大雨,上職中的學生趟不過洪水流成的小河,便各個找借口不去學校了。村子裏的升學率很低,考上職中的沒幾個人,更別說讀高中和讀大學的人了。

可就是這樣的一所學校因為規劃修路要拆了,鄉裏為了解決孩子們上學的問題,選址蓋了新校區,離小魚住的村子比較遠,大概五公裏的樣子。

“江小魚,你把轉校的通知告訴家長了嗎?學校馬上就要搬了,趕緊告訴家長決定一下是去新校區還是轉到其他初中去讀書,早點和家長商量一下不要耽誤學習的進度。”班主任楊老師和小魚說。

小魚呆呆地站在那裏,“哦”了一聲。

小魚的反應總是慢人半拍,臉上還沒有褪去嬰兒肥,肉肉的,一頭小卷毛,顯得憨憨的,扔到人群中就看不到的那種,唯一看起來特別的就是長在眉心的一顆美人痣,但是從小到大從來沒人說過她好看。

對於未來,小魚沒想多遠,在哪裏上學都是一樣的,現在已經馬上就要初三了,當然能繼續跟著原來的老師上學再好不過。小魚的學習成績在班裏挺靠前的,班主任催她早點做決定也是為了挽留一個還算是上學苗子的好學生,至少按她現在的學習成績進入市重點還是不成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