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年*月(95後),在一個十八線縣城,我出生在一個貧窮但是幸福的家庭。聽我家人說,嬰兒時期生病,已經哭得無法發音了,而且去醫院也沒用。最後被某親戚治好了。嗬嗬,也不知道真假。
從記事開始。我就知道家庭條件並不好。在度過幼兒園那一段真正的無憂無慮時光後。生活的壓力。已經在向我一個懵懂兒童逼來了。
小學一二年級時候,因為我爸工作很忙,而且自考本科需要經常去學校(距離家四個小時車程)。所以,主要是我媽和我奶奶帶著我和我姐。
後來婆媳吵架,我奶奶搬出去住了。就剩我媽帶著我們(奶奶對我們很好,但是婆媳矛盾無法調和。)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迫於生計。我媽開始擺攤賣燒烤,那個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怕接電話。因為接電話就意味著要跑腿,帶東西去攤子上。哈哈,小孩子嘛。
話雖如此,經常幫忙到十點過才回家,周末有時候會到十二點。有時候也會吃客人吃剩的烤串,悄悄喝點喝剩的啤酒,也挺快樂的。不過就是容易喝醉,哈哈。畢竟,小孩子不會想那麼多。
後來經濟壓力不那麼大了,小學四年級末期吧,我媽就去了某局打掃衛生。一個月一千多塊吧。平時還好,不算很累。不過一周兩次大掃除。我們就得去幫忙了,七層樓,每層樓廁所,樓梯,樓梯還是左右兩邊的,護欄,垃圾桶,你能想到的基本都需要清潔幹淨。
當時最煩的就是整理廁所和垃圾桶。廁所臭,垃圾桶經常會有口痰什麼的。不過沒辦法。
小學五年級下期,我轉學到市中心一所很不錯的私立學校(小初高)。我還記得第一天上課的時候。同學們說的話我都不怎麼聽得懂,而且那時候我挺醜的,不會打扮,穿著也老土。畢竟山裏麵出來的娃,各種局限性擺在那。
那時候根本意識不到,為了讓我讀這個學校,家人費多大的勁。最開始也在認真學習,結果這兒老師和以前的老師教學風格方式完全不同。從班級中遊,不知不覺就到了班級下遊。嗬嗬,還恬不知恥的引以為傲?或者說,壓根就不覺得丟人什麼的。可能也和從小沒怎麼被教育過有關,畢竟他們太忙了。
就這樣,混到了初一下學期時,我堅持回老家讀書,因為我意識到了,我這個成績,不能在這麼貴的地方學習,那是浪費錢。不過所幸,在讀書期間,雖然女同學們大部分看不起我,可是男同學們從來沒欺負,歧視過我,甚至關係都處得不錯。哪怕我說話一股濃重的方言,哪怕我穿著打扮老土。哪怕我學習不好。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一次路過辦公室,班主任在批評一個成績下滑的好學生時。說了一句話:你怎麼能和xx銘比呢?他墊底成績,你不是啊。
回到老家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我的文科類名列前茅,測試什麼的,都喜歡坐我旁邊,哈哈。理科也能保持70左右(理科副科滿分100,數學保持110左右)。按照這個成績保持下去,想要考上老家的高中,簡直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可是,初二開始,我開始墮落。沉迷遊戲,早飯錢都留下去上網。甚至為了充遊戲,偷家裏的錢。當然,暴打跑不掉。可是從那次以後,哪怕我想要要個五元坐三輪車,都再也沒有過,還會挨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