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六,江寧的大軍繼續西進,和陳兵伏牛山的尉遲洸、狄明,一東一西兩邊合圍南陽。
南陽地處腹地,雖然有高山險關阻擋,可是南陽並沒有多少兵力。數萬大軍從東西兩邊打過來,嚇都能把他們嚇個半死。
還沒等江寧的大軍殺到,南陽知府和南陽郡王就帶著一幹人等跑路了。
江寧的大軍沒遇到任何抵抗,沒費一槍一炮就拿下了南陽府。
至此,江寧已經擁有了三府之地,在中原的腹地占據了一片廣袤的土地。
九月二十八日,北京城的天氣逐漸轉冷,秋風蕭瑟。
天啟皇帝朱由校在宮殿裏做木匠活做累了,在禦花園裏溜達溜達。
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麵,朱由校突然來了興致,非要到湖裏劃船,幾個小太監怎麼勸都勸不住。
有一個小太監一看這個情形,就急忙跑去報告魏忠賢去了。
身著一身紫色蟒袍的魏忠賢,正支著腦袋,聽著幹兒子李良在念朝臣的奏折。
“陛下喜歡去就去吧,你們在一旁小心伺候著便是。”
這種小事,魏忠賢也渾不在意。正念著奏折的李良,卻最是清楚幹爹魏忠賢如今的心病是什麼。
李良眼珠子一轉,一個主意湧上心頭,停下來不再念了,侍立在一旁。
魏忠賢也抬眼一看李良,就知道他這是又有什麼了主意,於是屏退了左右。
李良小聲說道:“幹爹,他去了湖裏劃船,這不正好是個機會,我們可以……”李良後麵的話沒說,但卻已經不言自明。
魏忠賢知道,朱由校不是很喜歡朱慈炯這個兒子,一年下來,他也沒主動抱過幾回。
朱慈炯能被封為太子,也全是因為客氏一哭二鬧三上吊,朱由校被煩的實在沒了辦法,這才勉強答應下來的。
朱由校最中意的接班人是他的弟弟信王朱由檢,言語之中幾次流露出來,讓魏忠賢也是暗下決心。
可惜幾次派出去刺殺信王朱由檢的刺客,都失了手。凡是和江寧這個克星沾上邊的,似乎都再難以拿捏。
李良的提議,魏忠賢一聲沒吭,隻是意味深長的看了李良一眼。
李良不僅是魏忠賢的智囊,更是他肚裏的蛔蟲,李良什麼都沒問,就悄然退出了司禮監。
朱由校起初坐的大船,湖裏風平浪靜,船隻四平八穩,朱由校覺得沒什麼意思。
這時李良帶著兩個小太監,劃著小船過來。朱由校看到他們奮力劃船的樣子,覺得那個樣子還不錯。
朱由校招手叫他們過來,把李良他們趕上自己坐的大船,自己要上那條小船上去,隨行的太監紛紛阻攔。
朱由校執意要上小船,李良也去阻止,卻都被朱由校推到了一邊,自己獨自一人上了船。
隨行的人慌忙都要上船,可船太小,最多隻能上去三五個人,最終朱由校隻讓上來了三個小太監。
李良站在船上,冷眼看著湖裏玩得歡快的朱由校,心裏不免冷笑。
玩得開心的朱由校,非要自己親自動手劃船,這樣的體驗讓他很開心,不知不覺,船已經劃到了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