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啟初年,雖然因奪嫡之爭使杞國元氣大傷,前朝動蕩,官員損失嚴重,朝局不穩,但卻依然阻擋不了後宮選秀的腳步。
建啟帝未曾繼位之時,皇子府中隻有一位正妃,繼位後封了皇後,她是先皇帝賜婚給建啟帝的,父親是前朝尚書省的首輔大臣,當時也是權傾朝野,門生遍地,若沒有他的鼎力幫助,建啟帝也不可能在那場奪嫡之爭中打敗自己的親哥,最後勝出,但在老首輔死後,家中男丁皆能力平庸,現在府上隻有兩位三品下的官員,家道已慢慢開始中落,若不是有個女兒還在皇後的位置上支撐,恐怕杞國朝堂早已沒了他們家的位置。
皇子府還有兩個側妃,陳側妃與趙側妃,陳側妃是當時的司承監監正,也就是陳德的老子,陳林的嫡長女陳蓉,進宮後被封德妃,生下了長公主夏侯明蘭,女兒倍受皇上歡心。而趙側妃則是太後的旁支家的一個族女,開始時並不得太後的歡心,但卻是溫婉賢惠的性子,與世無爭,進宮後被封賢妃,倒是自進府就恩寵不斷,但卻並不顯山露水,就好像是建啟帝的一個港灣,總是在需要停泊時就會被想起。
新朝初立,皇上身邊就隻有這麼三個女人哪行,在太後娘娘那一句“皇家子嗣是重中之重”的話後,內庭裏麵便開始忙碌起來,可以說動用了舉國之力,四個月後,二百多名妙齡少女被安排進宮,從各路妃嬪到侍女應有盡有,其中就包括永安侯家嫡女張妙雲和南苗郡郡守之女齊楠竹,不同的是,張妙雲因為有永安侯家的強大背景,被封淑妃,而齊楠竹隻是一個美人,二人因性格相似,所以,在這四方天地中相交甚好,經常走動,而建啟帝第一次在淑妃娘娘宮中遇到齊楠竹的時候,她正在給淑妃娘娘送畫,那是一幅她自己畫的夏竹,根根挺立的翠竹伴著一對齊飛的鷺鳥,上麵還提著一首清雅的詩,顯得是那麼的雅致。
建啟帝沒想到一個小小的美人竟會有如此才情,心情大好,當晚就臨幸了齊美人,樂不思蜀。
從此後,後宮裏麵建啟帝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齊美人和淑妃宮中,還有就是到德妃陳蓉的宮裏看望女兒,就連皇後的鳳儀宮也很少見到帝王的影子,慢慢的後宮佳麗們開始怨聲載道,甚至傳到了太後的耳中,太後還因此責罵了皇上,罰了淑妃與齊美人每天抄寫佛經,直到得知二人相繼有孕,這才停止懲罰。
誰知淑妃在懷孕近三個月時喝了一碗禦膳房的雞湯後小產,後來查出是王才人因妒害人,買通禦膳房的內侍給兩位娘娘都下了滑胎藥,結果齊美人因孕吐未喝,王才人被建啟帝打入冷宮,而淑妃因此身子受損嚴重,從此再不能受孕,悲痛傷心許久,還是齊妃經常去勸慰陪伴,才使她安然度過那段時間。
建啟帝因淑妃小產一事,勃然大怒,斥責了皇後管理不善,宮規不嚴,使後宮中人嫉妒成性,甚至害人,並讓她保護好有孕的齊美人,否則便要拿她試問。在皇上與皇後的全力保護下,再加上齊美人自己也萬分小心,使四皇子安然誕生,齊美人也因此被封為齊妃,但太後卻因皇上經常去見齊妃,頗有微詞,便想將四皇子交給當時還沒有孩子的賢妃教養,但卻被建啟帝強硬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