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病死之後,靈魂到了閻王殿。
閻王殿十分寬大,眾多的靈魂正排隊核實姓名,好快點投胎重生。諸葛亮也在其中。但他並沒有注意周圍的一切,而是在思考著什麼。
他感到很懊喪,自己六出祁連山,傾蜀國之力,都沒有把魏國打敗。是兵力不夠強大嗎?不是,蜀國人少地窄,但也有近百萬軍隊,和地廣人多的魏國軍力不相上下。是將領士兵不夠英勇嗎?不是,蜀國將兵個個英勇奮戰,浴血沙場。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失敗,使統一中華、光複漢室的願望沒法完成?
他苦思著,漸漸地脫離了死靈的隊伍。突然,他好像想出了什麼,快速地走出隊列,走到閻王大殿旁的椅桌上,拿起筆就揮寫起來。
他想到很多東西。此刻,往事曆曆在目,就像從沒有遠去一樣。慘烈的戰爭,飲血的白馬,迎風而飄的軍旗,那些為蜀國的事業英勇捐軀的士兵,還有為了支援戰爭而家破人亡的老百姓……
為什麼?為什麼呢?他沉靜、睿智的心突然湧起一陣熱血,他不斷地尋找答案,努力回憶每個細節,分析每一個問題,每一處細微處都不放過。思考像黎明前的迷霧,彌漫大地。
他寫出一篇篇總結,從飛淚揮馬稷到失守祁連山,從空城計到迷石陣。他智慧高深,分析每一個可能影響事情發展的因素,分析事情中人物的性格可能造成的影響,分析國家的構成與管理,分析軍隊的建議與戰術的使用,等等。
他倚在案桌上,奮筆疾書。然而,他還沒有找到答案,一個團結一致的國家,有個智慧超群的宰相,為什麼沒有取得戰爭的勝利,完成光複漢室,統一中華的偉業,為什麼?
他苦思冥想,累了,就放下筆在閻王大殿上踱起步,有了想法就伏在案上奮筆疾書。他忘卻了一切,忘卻了周圍的人群,忘卻了人的周而複始的輪回,忘卻了生命的痛苦。他仿佛置身於一個玄幻的世界,眼前花開花落,智慧像銀色的花瓣,靜靜悄悄地降落在案桌前。那一次次智慧的博弈,像風一樣沁人心脾。
他寫道:蜀國君民上下一心,仍然無法將魏國戰勝,歸根到底,是我們的國力有差距,差距不是在信念上,不是在軍事上,不是在戰術上,而是在於經濟上,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要想在鬥爭中獲得勝利,就必須要有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的根本來源在於經濟。
他突然找到一些眉目,然而還感到不滿意。他寫的稿紙把每件事都分析到了,注意到每一個細節,每一個人物,包括他的心理、背景、心智可能對事情造成的影響,甚至於事情中每一個小小的物品。他已經達到一種狀態,能在事情發生的第一步就可以預測到它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乃至第十步之後的發展。
他意識到這一點時,他興奮莫名。他一生孤獨無托所寄,智慧成為他的唯一伴侶。
這時,有個人拍了拍諸葛亮,說:“諸葛孔明,你怎麼還在這裏?”諸葛亮問:“什麼事?差役大哥?”
“什麼事?投胎審查都結束了。”
諸葛亮才回過神來:“哦!是麼?這麼快就結束了?現在是什麼時候了?”
差役大哥態度倒很恭敬,畢竟諸葛亮是中國智慧之神,智慧的化身。他說:“已經過了好幾天了,投胎審查早就結束了。”
“對不起,在下忘了時間。”諸葛亮羽扇綸巾,從容典雅,“投胎審查既已錯過,還有什麼辦法進行補救嗎?”
“這個嘛。”差役大哥表示為難,他停了一下,然後說:“按正常情況說,投胎不成,就隻能永世不得超生,靈魂在外遊蕩。但是,你是智慧之神,若讓你的靈魂不再投胎,那你的智慧不是要永遠被埋沒了嗎?何不讓你的智慧繼續造福人類?你跟我來,我跟閻王說說。”
諸葛亮於是跟差役大哥來到閻王爺大椅前,十分巨大的閻王此時正在睡大覺。
差役叫了一聲:“稟告閻王。”
閻王爺驚了一跳,醒了過來:“什麼事?”說完了還不忘抹掉嘴邊睡得香甜香甜的口水。
“報告大王,諸葛亮還沒有投胎。”
“哦?是嗎?這家夥。”閻王望了望諸葛亮,一身寬袍,羽扇綸巾,一副儒者的模樣,“諸葛亮是吧!你這家夥,有幾仗打得真不錯,我們閻王界全體工作人員都看了閻王電視台的直播,你作為將軍表現非常不錯,空城計的那一集還創下了閻王電視台的收視記錄,至今無人能破,你真是個怪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