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天,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
對於孫立兄弟姐妹四人來說,已經夠長了!這種等待,可以說是焦急,甚至是忍無可忍!但我們暫且認為是他們對老人的一種好意。
半個月以前,我們得到了消息,陳州市潁河縣康莊鄉的孫老太快不行了,按照“消息人”庸俗的意思,孫老太的四個兒女個個都有本事,在方圓附近人人皆知!
很顯然,在孫老婆兒去世以後,大概率會有一場隆重豪華的葬禮,到時候得到的金錢報酬會很豐厚!
是的,在常人的理解中,這話確實不假,既然有錢,那就狠狠地宰他們一把!
但對於我們新殯葬人來說,這話聽著有些刺耳!一條鮮活的生命,還沒有等到去世,就已經被盯上!一條寶貴的生命,還在為了僅有的幾天生存期,正在與死神進行最後的頑強較量,在另一邊,一群虎視眈眈、眼中冒金光的人已經開啟了“屍體經濟”!
在國人的概念中,殯葬業就是一個發死人財的行業,這個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並沒有與社會的文明劃等號,而是一直被世人詬病。
殯葬行業人員的從業素質與形象幾乎被定型,黑社會、地痞流氓、文盲、高齡人員等社會底層人構成了大部分的從業群體,特別是在文明開化相對滯後的農村地區。大字不識一個的搬屍工、滿口黃段子的喪葬架隊員、葬禮上嘻嘻哈哈的鄉村主事人、叨著煙卷吞雲吐霧的壽衣推銷員等,更是成為殯葬業魚龍混雜的代言人。
行業的外界黑化和從業人員的自我汙化,使之難以見到陽光,行業人員的社會認同感低下、文明融入感缺失!在經濟社會文明大發展背景下的當代中國,殯葬從業者甚至仍然被劃分為劣等人群!
所以,孫老太的去世,能讓我們大賺一把,平常人也就見怪不怪了。
為了改變世人對殯葬行業的偏見,哪怕是對行業有一丁點好的扭轉、對我們殯葬從業者哪怕有一丁點的尊重,我們也要努力!為此,我把我們新殯葬人的從業經曆結集成文,能影響一個人就影響一個人,隻要能推進社會的文明進程那就去不斷努力,即使我知道這很有可能是枉然與徒勞。但,不去做,就永遠看不到天日。
故事,就從孫老太的去世開始吧。
我踏入殯葬行業,算是偶然,也是必然。
偶然,是因為我是碩士研究生學曆,雖說現在學曆不值錢了,但也是絕對的靠自己的實力接受了二十多年的教育,放在別人身上,肯定不會拿著這麼高的學曆去做這麼晦氣的職業。
必然,是因為我爺爺在鄉下做了大半輩子的葬禮主事人,也就是俗稱的喪事總管,也算是半個殯葬人出身。我是被爺爺養活大的,小時候愛跟著他參加村裏一場場葬禮,當然,小時候我對那些千奇百怪的葬禮並不感興趣,而是對喪事中一桌桌宴席上的大魚大肉垂涎欲滴。
我所讀的大學是本省排名第二位的綜合性大學,本科主修的是網絡通信工程專業,隨後又考取了本校的哲學係碩士研究生,本來被家人和村民們寄予厚望的我,怎麼也不會想到會踏入殯葬這個八竿子打不著的行業,踏入這個行業是頗具挑戰和壓力的。
我把自己定義為新殯葬人,把賺錢放到第二位,把傳承仁孝文化、踐行生命禮儀放到第一位,我單方麵認為這樣,或許能得到少許的尊重。
既然是新殯葬人,我們自然會遇到一群誌同道合的同仁,我們的團隊名字叫“孝仁堂”。
團隊人員各有分工,比如我負責葬禮儀式的策劃設計及殯葬禮儀服務的執行、老陳負責民俗顧問指導、鄭哥負責遺體化妝整容、孫哥負責葬禮司儀主持、超哥和趙哥負責殯葬禮儀執行兼司機,團隊的其他人員分別負責後勤、財務、采購、市場開發等工作。
可以說,我們能接到孫老太去世這場“活兒”,離不開每個人的“功勞”!
“孫家那老婆兒落氣了,你們趕緊來吧!”
淩晨兩三點鍾,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之後,一個聲音幹脆而無情!
“唉,終歸還是走了……”我惋惜道。
“趕緊來吧!抓緊時間!後天埋人!”
“應該是明天吧,現在是淩晨兩點,算是新的一天了,出殯應該就是明天的事了。”
“對,對,棺材晚上放一夜,第二天埋人。”
“好,我們這就去,跟家屬溝通溝通。”
一部24小時的服務電話我隨身攜帶著,時刻等待為新去世的人準備一場體麵而不失尊嚴的葬禮儀式,這是我們新殯葬人的良心!我們認為能夠幫助到逝者家屬,才是行為的初衷。
淩晨的被窩相當溫暖,但“消息人”冰冷的話語,讓我感覺不到對生命的絲毫尊重,從接到電話那一刻開始,我知道自己的心情又將壓抑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