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什麼?”手機顯示幺叔發來了一條微信。
周立無悲無喜地看著這條信息:沒做什麼,剛把飯煮上。
無悲無喜是因為周立現在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媽媽李誌瓊經過三年反複抗癌,終於在第四年初得到醫生病情穩定的診斷。
壞消息是從醫院回來李誌瓊就病了,似乎是感染了最近盛行的甲流,已經臥床三日。
臥床的李誌瓊食欲不振,所以午餐周立煮了好消化的白粥。
微信界麵很快彈出幺叔的回複:沒上班?
周立:沒上。
事實上,自從去年李誌瓊乳腺癌再次複發入院化療,周立已失業快一年了。
幺叔:我知道你辛苦,壓力大。
周立:我不苦。
幺叔:我當年就跟你爸說,讓你媽不上班,生個二胎,也不至於什麼都指望你。
這是周立已經習慣了的對話,每次她說不覺得苦,幺叔都不相信。
幺叔一直覺得周立這把年紀還沒有成婚沒有生子,都是因為父母的拖累,然後就會舊事重提當年曾讓媽媽李誌瓊不上班生二胎的英明決定。
周立出生在上世紀八零年代,計劃生育最嚴格的時候。
周立的父母當時都在國營企業,超生能直接導致下崗。
幺叔的這個提議自然是被周立的爸媽都否決了。
不過,即使他們最終隻有周立一個女兒,依舊沒能逃過下崗的命運,當然,這些是後話。
周立不想再就這個問題聊下去:飯好了,我要炒菜了。
幺叔:去吧,照顧好媽媽,照顧好你自己。
周立:你也照顧好自己。
幺叔02年查出小腦萎縮,當時西南首屈一指的醫院束手無策。
他回到老家,找個赤腳醫生拿了些草藥,自己也有毅力,每天晚上走十公裏路,倒恢複了許多。
隻是如今二十年過去,年紀又大了,病情反反複複,前些時候都開始不太認人,這段時間又好了。
幺叔:等我好一些,你給我發個定位,我去看你們。
周立:好。
放下手機,周立並沒有去炒菜。
電磁爐上大火煮著白粥,還要煮一會兒才熟。
狹小的公寓不能用氣,隻能用電,唯一的電磁爐上煮著白粥,炒菜的事情自然得往後麵放。
趁著這個間隙,周立有些恍神。
或許是因為幺叔剛剛的話,她開始思考以前的事情。
以前……
……
……
“……她還去騎陳相識的車。”“真的呀?”
“肯定是對陳相識有意思。”“那肯定是了。”
蔣紅葦和黃鸝的竊竊私語,直往周立耳朵裏鑽。
陳相識?蔣紅葦?黃鸝?周立有些恍惚,因為太久沒有聽過這些名字了。
小學三年級,周立跟隨父母工作變動轉到了雲麓一小,陳相識、蔣紅葦和黃鸝都是她的同班同學。
陳相識蔣紅葦跟周立小學同學四年,初中則是同校不同班,也有交集。
直到中考結束,周立考上縣高中才斷了聯係,算起來也有二十幾年了。
黃鸝小升初直接轉學去了市裏,就更久沒見了。
這麼久沒見了,怎麼忽然聽到他們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