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速度更快。雖然算的不是同一個數學問題,但與最快的超算等效比較,「九章」比「懸鈴木」快100億倍。二是環境適應性。「懸鈴木」需要零下273.12攝氏度的運行環境,而「九章」除了探測部分需要零下269.12攝氏度的環境外,其他部分可以在室溫下運行。三是彌補了技術漏洞。「懸鈴木」隻有在小樣本的情況下快於超算,「九章」在小樣本和大樣本上均快於超算。
他們說:「打個比方,就是穀歌的機器短跑可以跑贏超算,長跑跑不贏;我們的機器短跑和長跑都能跑贏。」
但知名科普作家方舟子表示,「穀歌『懸鈴木』量子計算機可編程,是真正的計算機,而「九章」不可編程……」。 一位研究光學的前北京大學教授也表示,穀歌的「懸鈴木」可以編一些小程序,解線性議程組。目前,穀歌的「懸鈴木」已經開放,可以通過其網站訪問。(OFweek君簡單搜索了一下,沒有找到相關網站,可能是英文水平太差,如果有小夥伴能找到,歡迎留言分享!)
小結一下,就是「九章」在「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方麵成績比「懸鈴木」快非常多,但「懸鈴木」勝在能運行一些小程序,適用範圍比「九章」廣一些。
ID為「王孟源dudu」的微博用戶則表示,Google的計算位元是費米子,「九章」用的是光子,也因此,「九章」能比Google的版本快上100億倍。若讓「九章」去跑為費米量子計算機優化的程序,結果就會顛倒過來。
花費巨大,實用價值存疑
實驗規模讓國外專家震驚
據潘建偉團隊發表在Science網站上的論文描述,拿光子做了一個取樣實驗的「九章」,用到了100台幹涉儀、25台壓縮機、100台超導單光子檢測儀……實驗規模巨大,耗費資金也必然驚人。
dsadasdasdlfasdkjfhaksdgklh46546465423132769635
圖片來自前述論文
此外,根據論文描述,「九章」的探測設備探測到了76個光子,但依據論文中的描述,「所有25個TMSS(雙模壓縮狀態)都在其中的輸出光子數分布。平均檢測到的光子數為43,而最大檢測到的光子數為76」,也就是說,76個光子是「九章」能探測到光子數量的最大值,平均而言,能探測到的光子數隻有43個。
據悉,國外所做的經費少得多的玻色取樣實驗,一般隻能探測到幾個光子,與「九章」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也因此,對於「九章」取得的成果,「國外專家」驚歎更多的,好像是實驗所能調動的資源量級。有國外專家表示,讓他們震驚的是「它的實驗規模居然這麼大」……